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時間,全社會要行動起來,盡銳出戰,精準施策,不斷奪取新勝利。”黨的十九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民政工作事關基本民生保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的兜底作用,必須按照十九大的重要決策部署,準確定位、把握關鍵、狠抓落實。
一、充分認識兜底保障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兜底保障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抓緊補齊政策短板,切實加大財政投入,不斷提高兜底能力和兜底水平。
兜底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對兜底保障工作做出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最早提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要求;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要求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發揮低保兜底作用。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必須惠及全體人民,每一個貧困人口都不能在小康路上掉隊。對于有發展能力的,要采取開發性扶貧措施,通過“造血”實現脫貧;對于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則必須采取農村低保等兜底性保障措施,通過“輸血”維持其基本生活。
兜底保障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后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13—2016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年均減少1391萬人,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效果之好,前所未有。開發性扶貧政策主要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隨著這部分人口逐步脫貧,其政策邊際效應逐步遞減。剩余的未脫貧人口相當部分是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人口,只有通過保障性政策予以兜底,才能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兜底保障是解決深度貧困問題的必須舉措。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期,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人口脫貧成為“最難啃的骨頭”。習總書記指出,在群體分布上,主要是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患病者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貧困群眾。表現為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對于這些特殊人群,只有采取農村低保等政策性兜底保障和慈善等幫扶措施,才能解決他們的特殊困難。距離打贏脫貧攻堅戰僅有3年時間,幫助這些特殊人群脫貧已經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兜底保障刻不容緩。
二、民政領域兜底保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民政工作在脫貧攻堅中承擔著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一是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底線;二是加強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特殊人群關愛保護;三是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民政部門按照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遵循“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思路,切實推動落實民政領域兜底保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健全完善了農村低保兜底制度安排,明確了做好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細化了資助農村建檔立卡等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以及相關醫療救助政策;出臺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困境兒童保障、殘疾人社會救助等政策,落實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等。
二是兜底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所有縣(市、區、旗)的農村低保標準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各地全面實施分類施保政策,對于獲得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難的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眾,適當增發低保金。2017年1—11月,各級財政共支出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資金1991.3億元,較上年同期多支出162.4億元。
三是特殊人群關愛保護工作穩步推進。全國76.9萬名留守兒童中,89.5%落實了監護責任,登記落戶12.5萬名,1.2萬名返校復學。全國初步形成以家庭贍養為基礎、養老機構和互助幸福院為依托、農村老年協會參與、鄉鎮敬老院托底保障的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格局。全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5萬個,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7.6萬個,農村敬老院2萬余家。
四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方興未艾。研究制定支持社會組織、社工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專業社工人才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作用。鼓勵全國性社會組織參與援疆援藏、羅霄山片區等集中連片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募集大量資金物資,開展大病救助、兒童關愛、殘疾人幫扶等工作。
三、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民政領域兜底保障工作
黨的十九大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國民政系統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進一步拓展思路,創新手段,多措并舉,主動作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是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做好兜底保障,要在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下功夫。健全并發揮好縣級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不使困難群眾一人“漏救”。完善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對象認定辦法,根據國家扶貧標準,科學確定并動態調整農村低保標準。繼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努力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進一步完善救災應急啟動機制,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要以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研究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切實解決“三重”人群的特殊困難。
二是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扎實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基本信息動態管理,健全救助保護機制,完善關愛服務體系。建立聯絡人和定期探訪制度,探索建立關愛服務內容清單,推廣互助和為老志愿服務等活動,確保留守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積極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大殘疾人和公共服務投入,提高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
三是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加快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邊遠貧困地區計劃。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為脫貧攻堅匯聚更多慈善資源;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引導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圍繞扶貧濟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履行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牽頭聯系單位職責,全力推進片區脫貧攻堅和定點扶貧工作。
四是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指導貧困地區依法依章選優配齊配強村委會干部隊伍,逐步提高村委會干部依法辦事能力,團結帶領村民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健全貧困村社區協商和民主監督機制,組織村民圍繞扶貧開展協商活動。
五是進一步研究解決兜底保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兜底保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將不斷出現。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掌握方法、改進工作。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分析研判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用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探索解決新貧困、相對貧困以及脫貧再返貧等問題,切實做好兜底保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牢固基礎。
(作者為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