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國辦發〔2014〕58號)以來,我縣按照“堅持政府引導、堅持多元主體、堅持群眾參與、堅持精準扶貧”的基本原則,廣泛動員、主動配合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積極引導縣內外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各類組織從事扶貧開發事業,鼓勵民營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廣泛動員社會成員參與扶貧,借助各種公益平臺和“社會扶貧APP”,線上線下同步推進,全面構建了“黨政主抓、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各方支持、全民上陣”的大扶貧機制,有力推動全縣決勝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
一、著眼精準幫扶,扎實推進定點扶貧
積極配合省、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對我縣開展定點幫扶,廣泛動員縣直機關單位與貧困村、非貧困村結對幫扶。一是實現駐村幫扶全覆蓋。2016年以來,省、市、縣(區)三級聯動,向全縣222個村(含火田鎮4個分場)共派駐工作隊224個、490人。其中省委選派3個工作隊,分別為省人大駐虎踞鎮水源村、省衛計委駐嚴塘鎮上合村、湖南工業大學駐湖口鎮浣溪村;市委選派12個工作隊;市各區選派12個工作隊;縣委派駐43個工作隊。做到了每個村有1個工作隊、1-2個幫聯單位、選派1名“第一書記”,實現了工作隊駐村幫扶全覆蓋。二是積極配合省政協文教衛體委員會結對棗市鎮定點開展“三個一”扶貧行動。2016年以來,省政協文教衛體委員會選擇我縣棗市鎮作為委員參加“三個一”扶貧活動(即資助一名貧困家庭在校學生完成學業、結對一個貧困家庭增加收入、幫助貧困家庭一名成員解決就業)的主戰場。委員們除與棗市鎮的貧困戶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活動外,還多次到棗市鎮集中開展“三個一”結對扶貧活動。委員們積極結窮親、送溫暖,熱心幫助貧困戶解決就業、就醫、上學、生產、生活等民生難題,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如向華、陳歷宏等委員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組織醫護人員到棗市鎮開展義診,方便群眾看病就醫,陳歷宏委員還將兩位身患重病的貧困戶接到長沙,免費為他們治療;毛學軍主任積極幫助結對貧困戶協調落實危房改造政策、資助其發展養魚產業;劉習明幫助患病青年賀志國開文印社,幫助其創業,等等。這種因地制宜,被群眾稱為“點穴式”的精準扶貧方法,效果明顯。省政協文教衛體委員會還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在棗市鎮建設文體廣場、村級衛生室等民生項目,造福廣大人民群眾。三是扎實開展貧困村定點“同心鄉村”“同心項目”創建活動。茶陵縣委統戰部把“四同創建”(同心園區、同心項目、同心鄉村、同心社區)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將同心鄉村定在貧困村,同心項目對接貧困戶,著力打造統戰示范品牌。2016年,在三華村、左江村兩個貧困村開展市級“同心鄉村”創建活動,在湖南茶祖印象公司開展市級“同心項目”創建活動,并以此為示范帶動,動員引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了“五送兩關愛”活動,即“結同心•送科普、送健康、送法律、送溫暖、送項目,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老人”,為茶陵脫貧攻堅增添了新風景。開展科普進村、法律咨詢援助、結對幫扶送溫暖等活動14次,舉辦專題講座5場,發放科普、健康知識宣傳等資料4600余冊;聯合市、縣醫院為貧困村民免費義診1860余人次;走訪慰問貧困村民、60歲以上老人共3636人次,資助貧困學生8人次,共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用品3.5萬元;投資40余萬元,建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室和孤寡老人日間照料中心。2017年,又在思聰街道清水村開展“同心鄉村”創建活動,繼續鼓勵引導廣泛的社會人士傾情幫扶,積極參與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項目16個,以非公經濟企業及異地商會為平臺,累計轉移就業農村貧困勞動力665人。同時,引導我縣“同心項目”創建企業——湖南湘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清水村村民委員會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茶陵縣清水農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實施產業扶貧,通過流轉土地240多畝,建成了200畝杭白菊種植基地和40畝特色養殖基地,直接幫助300多名貧困人口走向致富之路。
二、著眼增強合力,廣泛動員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參與扶貧
積極對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各類組織和愛心人士開展扶貧活動提供信息服務、業務指導,各類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踴躍參與扶貧開發事業。代表委員用心幫扶。茶陵縣有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1051名, 2017年,茶陵直接參與扶貧工作的代表450余人,共結對幫扶1320余戶2850余人,占全縣總貧困人口的13.6%,他們彰顯了人大代表的責任和擔當,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如市代表袁桂雄,擔任腰潞鎮左江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堅持100%上門走訪,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經過近兩年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扶貧成績單。左江村基層黨建不斷加強、進村道路、村級文化廣場、村級政務服務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教育助學等各項扶貧政策得到有效落實。他帶領貧困農戶大力發展杭白菊種植、黃牛養殖、綠色生態農業休閑養老等產業,安排近100個勞動力在家門口務工,實現人均增收2000多元,幫助全村貧困對象50戶272人實現脫貧致富,同時大大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縣九屆政協180名政協委員都與1戶或1戶以上共373名貧困戶進行了結對,結對率100%。全體委員積極行動,落實省市縣政協“三個一”扶貧工作精神,開展各種形式的扶貧活動,助力我縣扶貧攻堅。如工商聯界委員結對棗市鎮幸福安居工程、易地搬遷戶,這些貧困戶喬遷新房時,每位委員出資5000元左右統一購買家電三大件(彩電、冰箱、洗衣機)送給結對貧困戶作為“賀禮”; 婦聯界袁衛旗委員與丈夫一起免費向50名貧困戶發放了1000羽鵝苗,并開設鵝養殖技術培訓班,傳授鵝苗喂養相關知識,幫助貧困戶脫貧,幫助每位貧困戶增收3500元以上。社會組織、愛心人士踴躍參與。2017年,省市煙草部門、各民主黨派株洲市委、華融湘江銀行株洲市支行、茶陵愛心義工志愿者協會、株洲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通過定向捐贈或各種公益平臺向我縣捐款700余萬元,用于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和幫扶、慰問困難群眾。株洲市“大愛株洲•金秋助學”行動、中國泛海控股集團的“泛海助學行動”、 政協茶陵縣委員會“脫貧攻堅·金秋助學”等各界社會組織和廣州黃埔區愛企盟思企業管理者協會會長周建國、貴派電器公司董事長范橋平、茶陵籍青年歌唱家陳小藝等各界愛心人士共資助各學段貧困學生1700余人次,發放助學金310余萬元;捐贈圖書、體育用品、衣物等物資5000余件(套),價值12萬余元。
三、著眼農戶增收,鼓勵支持企業實施委托幫扶
持續推進“百企聯村”精準扶貧行動,出臺了《茶陵縣產業扶貧實施意見》,鼓勵貧困戶將土地、林地、水面等生產資料,以及扶貧小額貸款、財政扶貧資金入股,由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鼓勵缺少生產資料、勞動力的貧困戶,將扶貧小額貸款、財政扶貧資金委托給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實行項目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算,項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對幫扶任務重,承擔社會責任大,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和移民較多的企業大力進行獎補。目前,我縣共引導13個龍頭企業、27個非公經濟組織、68家合作社、80個種養大戶與4萬多名貧困戶結成委托幫扶關系,幫助貧困戶人均增收1760元,實現村、企共同發展。如株洲龍華循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政府合作開展生豬產業種養結合精準扶貧項目,建設年存欄15萬頭、年出欄30萬頭規模的生豬養殖基地,讓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通過小額貸款入股,公司5年共上交縣政府1億元用于參與幫扶項目的貧困農戶分紅,每人每年1000元,5年共計5000元,同時解決200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就業;湖南萬樟園林集團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實施產業幫扶,帶動180多戶貧困戶種植苗木花卉,貧困戶人平增收2600元左右,吸引周邊2000多名貧困人口務工,每年發放勞務工資2000多萬元;湖南虎源生態園林有限公司創新扶貧模式,層層簽訂委托幫扶協議,帶動306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為830名貧困人口提供就業崗位,其中長期務工者330人;湖南湘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6個貧困村發展高山水果、杭白菊、蛋白桑、煙葉和蔬菜等種植業,帶動2000多名農民致富,其中貧困人口700余人。等等。
四、著眼高效便捷,深入推進線上精準扶貧
中國社會扶貧網提供扶貧對接、扶貧眾籌、扶貧展示等功能,貧困戶、結對干部、社會組織、愛心人士都可以注冊為用戶,并通過“社會扶貧APP”進行交流訪問,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供需對接,方便快捷,是線上精準扶貧的有效平臺。自中國社會扶貧網試點工作開啟以來,我縣高度重視,全面推動,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構建“人人有責、全民參戰”的社會扶貧大格局。一是構建管理體系。縣扶貧辦設1名分管領導,1名縣級管理員,并掛牌“茶陵縣中國社會扶貧網信息工作站”;17個鄉鎮(街道)設1-2名管理員,每個村(未合并前)都設了1-2名村信息管理員,鄉鎮(街道)和貧困村掛牌“茶陵縣中國社會扶貧網信息工作點”。二是加強業務培訓。今年3月份組織召開了17個鄉鎮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扶貧專干和鄉鎮社會扶貧網管理員,43個縣派駐貧困村工作隊長的業務培訓會議。7月份對湖南工業大學來我縣貧困村開展情系脫貧攻堅活動的63名師生,就如何幫助貧困村注冊、發布需求、對接等操作開展了業務培訓。三是開通咨詢平臺。為隨時隨地幫不懂操作的鄉鎮、村信息管理員和駐村幫扶干部解答中國社會扶貧網APP具體操作方面的問題,縣扶貧辦開通了茶陵社會扶貧網交流QQ群和微信群,并通過茶陵縣扶貧工作聯系冊、口袋書、電視等途徑公布了具體咨詢電話。四是推進試點應用。移動公司統一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配發一臺內置了“社會扶貧APP”的智能手機,由駐村幫扶單位和駐村干部到各自的辦點村指導幫助貧困戶完成用戶注冊和發布需求工作,同時,引導組織、企業、愛心人士進行用戶注冊,對接貧困戶需要,然后線下配送到貧困戶手中。目前,我縣累計注冊貧困戶12102人,村信息管理員404人,發起貧困需求16011條,對接成功5604條,對接成功率35%;愛心捐贈的累計數量9800條,對接成功6665條,對接成功率68.01%;對接需求、愛心捐贈對接成功率47.53%;上報扶貧展示成果57條。
茶陵的社會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社會扶貧工作還存在認識不到位、體制機制不完善、社會扶貧力量仍然較為薄弱、扶貧面有限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努力改進。后段,我們將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社會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扶貧體制機制,落實工作責任;進一步加強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社會各方面資源向貧困地區聚集,不斷拓展籌資渠道,拓寬社會扶貧覆蓋面;進一步整合資源,搭建更多公益平臺,建立扶貧志愿者組織,集中各方力量攻難關、辦大事,充分發揮社會扶貧資金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