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綠色制造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實業興邦,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建設制造強國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綠色制造是一個系統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實現資源優化和保護環境。依照《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必須構建“4+2”綠色制造體系,即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壯大綠色企業和強化綠色監管。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綠色制造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人民論壇理論研究中心搜集整理國內外創新發展綠色制造,推動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的經典案例,對其中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進行概括總結,以期為今后各地推動綠色制造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我國地方實踐經驗
江蘇:協同推進
江蘇是全國制造業大省和國際制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江蘇省政府以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制造體系為目標,以創新為動力,把綠色制造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增強綠色制造能力,推動再制造產業規模化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允許客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以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或者節能服務公司以承諾節能項目的節能效益、或承包整體能源費用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無錫市針對全市329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中央空調、工業窯爐、余熱余壓、綠色照明、電機五大節能改造潛力進行調研,梳理出新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助力無錫“綠色制造”的轉型升級。
組建先進催化與綠色制造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3月,江蘇省政府確定由常州大學牽頭組建“先進催化與綠色制造協同創新中心”。中心包括18家協同單位,集聚行業科技創新人才,網羅省內優勢創新力量,整合眾多科研資源,形成綠色制造發展合力。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有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優化資源整合,推進綠色制造理論創新,提升技術和產業化水平。
浙江:金融支持
近年來浙江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制造業,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地滿足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的多樣性金融服務需求,有效地引導和推動全省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轉型升級(見圖1)。浙江率先開展綠色金融改革綜合試點,編制了全國首個地方性綠色金融發展規劃,創建了全國首家地方性“綠色金融事業部制銀行”,建立全國首套地方性綠色金融統計指標體系和全國首個地方性綠色監管評價體系。
首創排污權抵押貸款模式,最早開展采礦權有償公開出讓。2010年,浙江省環保廳出臺《浙江省排污權抵押貸款暫行規定》,創新推出以政府回購方式作為排污權抵押貸款的抵押物處置渠道,引導和支持紡織印染、化工等傳統制造業實現綠色環保升級。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節能貸款模式,支持傳統小微制造業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同時,推進以節能、節水、環境、畝產為基礎的資源供給制度。湖州市試點實行差別化電價、水價、地價政策,在全國最早開展采礦權有償公開出讓。
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2014年11月,浙江省政府確認衢州市為浙江省綠色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探索金融支持傳統產業綠色改造有效途徑和方式。截至2017年5月,寧波市、湖州市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根據湖州市委市政府發布的《湖州市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未來三年,湖州將以“綠色智造”為主線,著力打造七大特色產業體系,重點聚焦產業綠色轉型、智能制造發展和創新體系建設三種模式,打造國內“綠色智造”的“湖州樣板”。
湖南:政府主導
2016年,湖南省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獲批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為深入推進工業綠色發展,抓好綠色制造體系創建,2017年湖南省各市經信委對部分企業進行參評,具備“綠色基因”的企業可獲得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
政策扶持,獎勵引導。2008年11月以來,長沙經開區先后出臺了《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創建生態園五年行動計劃(2011-2015年)》《專利驅動創新發展鼓勵辦法》和《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文件,以政策支持促生態園建設發展。管委會參照相關標準制定落實獎勵政策,有效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大力鼓勵企業集聚,形成綠色制造的產業集群。2015年,園區通過了環保部、商務部、科技部組織的考核驗收,成為湖南省首家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環境監控,重點治污。湖南省政府發布《湖南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的創建和評價,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長沙經開區率先在全省工業園區中建設了環境在線監控系統。該系統將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水源水質、地表水水質、空氣質量自動在線監控系統和環境信息管理系統五大系統有機結合,能夠推動企業清潔生產、環境和質量體系認證等工作,從而鞏固擴大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成果。
廣西:創新融合
廣西綠色制造和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是柳州和桂林。以“酸雨之都”著稱的西南工業重鎮柳州,在政府重視、企業擔責、全民參與三者的聯動作用下,通過工業的轉型升級以及碧水藍天工程的實施,走出了一條工業與生態和諧共生的新路。作為國家的老工業基地之一的廣西桂林,近年來結合旅游業發展,創新實現“工業+旅游”的綠色發展。
節能降耗,產城融合。柳州市淘汰落后產能,打破工業傳統路徑依賴,傳統老企業“退城進郊”“退城入園”,并對其進行異地技術改造、重建或擴建,確保增產不增污。通過搬遷一批、改造一批、關停一批、整治一批的方式,推動污染行業的整合重組。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工業新的增長點,不斷優化工業結構,催生新業態。按照“低碳+產業”“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方式,構建低碳產業體系,調整能源結構,加強低碳基礎建設。柳東新區已成為廣西產城融合的新標桿。
工業與旅游創新融合。在發展綠色制造業的形勢下,桂林市政府提出“重振桂林工業雄風”戰略,不斷壯大工業總量,提升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布局。結合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優美的國際旅游城市的定位,將綠色制造與旅游業進行創新融合發展,推進桂林工業加速發展。2017年11月,桂林舉行第一屆“桂林綠色制造”體驗與展示展銷會,聯合企業進行線上和線下的精品銷售,打造桂林制造品牌,開拓桂林制造市場。
國外經驗
美國:重振制造業,發展新能源
世界金融危機后,為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美國政府在重振制造業、發展新能源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政策引導(見圖2)。這些戰略不僅創造了大量新工作崗位,還為未來美國綠色制造業發展奠定基礎。
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資本往低成本、高收益的地方走,這是市場的基本規律,也是多年來美國無法重振傳統制造業的主要原因。經濟危機后,為重振制造業,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財政支持、引導投資、稅收減免、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式,支持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發展。《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中提出,要加大對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投入,發展有利于新技術產業化的資本市場。《美國創新戰略》提出,要優先發展清潔能源、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先進制造業技術和空間技術。在特朗普競選期間,也提出讓“美國制造”重新攻占美國和全球市場的口號。
新能源戰略。奧巴馬上臺后美國政府迅速促成了《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的頒布,提出加強綠色能源產業建設。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曾在美國《新聞周刊》上發表了題為《放棄石油》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通過改變我們使用能源的方式……我們能夠創造出來新的就業崗位和全新的產業”。盡管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能源政策或計劃中對新能源言之甚少,但并不意味著美國新能源革命會就此終止。在此之前,美國已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州推行了“清潔電力計劃”。
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研發綠色科技
德國作為傳統工業強國,可持續經濟的發展一直處于世界前沿。作為一個傳統能源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發展綠色經濟對降低德國對外能源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以及把握未來市場先機都至關重要。
開發可再生資源。能源是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而德國幾乎所有的原油都依賴于進口。歷史上德國政府先后出臺了《電力供應法》《可再生能源法》、稅收優惠減免方案等。同時大力推進“十萬太陽能屋頂計劃”,以保障新生的可再生能源行業擁有一定市場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市場,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異常迅猛,可再生能源產業已成為德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德國對傳統工業使用的能源征收極高的稅率,迫使企業遷址海外。
推動電動汽車和節能跑車產業發展。汽車業是德國最大的工業產業。德國汽車行業憑借其強大的科研優勢,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而帶動德國產業發展方式轉。德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將有100萬輛電動汽車投入使用。此外,在世界上幾個發展迅速的“綠色科技”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汽車效能),德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默克爾宣稱:“德國一旦搶占了綠色科技市場的先機,就能持續握有出口優勢,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日本:節能環保,綠色發展
日本政府從1991年開始推出“綠色行業計劃”,1992年開始對產品實施環境標志,2008年開始實施“環境與能源革新技術開發計劃”,以期在綠色發展的基礎上重振日本制造業。2012年公布的《綠色增長戰略》細化了蓄電池、環保汽車、海上風能發電等核心內容,目的是廣泛培育包括零部件、材料在內的環保產業。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1979年,日本政府就已經開始制定《關于能源使用合理化法》,經多次修改、完善后,日本國內90%的企業均作為該法限制對象,現已覆蓋工廠、運輸、建筑、機械器具等四大主要能源使用領域。此外,在本世紀初,《循環型社會形成基本法》《再生資源利用促進法》《建筑材料循環利用法》《綠色采購法》等政策法規進一步帶動了日本節能性立法體系的形成。
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日本通過大數據分析、網格化、新能源與新材料、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性手段,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與“智慧城市”建設體系緊密結合,有效提高了城市能源與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與此同時,不斷推進智能交通和智能電網建設,提升居民出行效率,統籌能源資源的平衡,降低了能源消耗強度。
借鑒啟示
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綠色工業體系
發展綠色制造要平衡“加”“減”,有“進”有“退”。一方面,發揮環保政策導向作用,淘汰落后、高污染產能,對傳統產業進行綠色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綠色增長點。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把“綠色”加入創新、協調、開放、共享四大理念,作為“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推動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綠色發展,一直是近年來的施政重點(見圖3)。推進綠色制造,必須完善環境保護法律與相關制度體系,落實解決違法成本低、環保成本高的實踐問題,強化企業環保責任,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協同相關行業,建立部門間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助推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市場綠色消費。具體做法如下:通過在合理范圍內的稅收政策傾斜,吸引傳統產業綠色改造轉型;積極探索進行結構調整、資源優化的成果經驗,鼓勵學習推廣;通過“因地制宜”的地方政策支持,激勵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新興產業集聚;建立專項基金,分擔企業綠色改造和綠色“智”造發展的風險;將企業“綠色基因”納入考核標準;實施政府綠色采購工程,引導綠色消費行為。
明確行業標準和認證體系,統一綠色標準管理。隨著現代制造業的發展,相關技術標準和認證資格也應做出適當調整,以滿足現今產業社會發展的要求。完善綠色制造行業相關標準與管理規范,對現行標準和規范按照綠色化要求進行補充修訂。積極引導相關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化制定,加快推進地方和全國統一的綠色技術、綠色產品標準管理。結合專業技術發展現狀,積極參與并主導綠色國際標準的制定,推動中國綠色標準國際化。
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探索試點建設
2016年9月發布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綠色制造發展要堅持國際性原則。在充分結合國際在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企業、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基礎上,提高我國綠色制造標準國際化水平,分享我國綠色制造經驗。
綠色制造要與國際接軌。我國作為制造大國,尚未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發展方式,資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近極限。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黃群慧表示“綠色制造對中國推進包容可持續工業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施綠色制造的過程中,要虛心學習外國制造業的先進經驗,積極與國外制造業企業合作,提高技術標準,搶占國際市場。
積極開展綠色項目、綠色工廠、綠色園區試點工程。改革試驗區不僅能夠以點帶面,在地方形成拉動效應,還可以為全國貢獻具有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成果經驗。應堅持打造“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和“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綠色制造示范企業”,深度謀劃和積極探索綠色制造的模式和路徑。
加強綠色制造成果宣傳和推廣。將綠色技術作為傳統產業轉型調整的突破口,探索適合綠色產業發展的樣板模式,形成行業內的示范效應。聯合科研單位和技術領先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和淘汰落后高污染產能效果宣講,積極推廣制造業綠色化成果經驗。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鄭紅認為,應分批次遴選綠色制造能力強、國際化程度高、產品覆蓋面廣、行業帶動性強的國內外龍頭企業,助力推廣資源能源利用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探索形式可推廣、可復制的綠色制造最佳實踐。
協同多方力量,形成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體制機制
推進綠色發展戰略,應匯聚多方力量。建立關注綠色制造領域的綜合性平臺組織,“政產學研用”各方進行信息共享,探索“綠色制造+互聯網”等新模式,搭建跨界聯動的服務平臺,打破綠色制造創新發展瓶頸,形成綠色制造發展合力(見圖4)。
發揮協會作用。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社會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應積極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促進企業綠色經營管理創新,探索現有體制障礙和技術瓶頸,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此外,還要加強與環保部、相關監察部門合作對接,樹立行業自律,承擔社會責任。
匯聚科研力量。科研院所、大學和研究型企業是主要的科研力量。一方面,它們應加快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實現綠色制造技術突破,推動完善相關專利保護政策;另一方面應追蹤專業發展前沿,關注國際綠色制造關鍵技術,指導和管理技術引進。此外,它們還應牽頭搭建綠色制造產業內含的多領域技術平臺,加強生物、材料、能源、資源等方面的跨專業合作。
鼓勵金融支持。通過提升綠色金融產品開發、綠色金融商業可持續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綠色改造相關領域。具體內容如下:一要創新和發展能效貸款、排污權、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等產品;二要鼓勵銀行、擔保機構等為中小企業綠色創新與低碳轉型提供擔保服務和信貸支持;三要積極利用私募基金等融資手段,探索建立適合產業綠色發展的風投市場;四要不斷創新豐富綠色保險產品,有效分散綠色改造升級過程中的相關風險。
強化企業管理。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所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陳立輝指出,“將綠色設計、綠色技術和工藝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處理、綠色供應鏈、綠色管理等貫穿于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實現環境影響最小,資源能源利用率最高,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企業要通過強化管理控制好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做到符合市場需求,符合環保要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
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為綠色制造提供人才保障
從橫向看,綠色制造涉及各行各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造紙、印染等傳統制造業。要對傳統制造業進行綠色化改造,需要高技術人才。從縱向看,綠色制造貫穿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運行、綠色回收、綠色再生、應用綠色能源、使用綠色包裝、實施綠色營銷、開展綠色貿易等內容,每一環節都需要專業的崗位培訓。與此同時,也加大了對跨專業領域、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活用現有人才資源,進行轉崗培訓。大力挖掘大專院校、科研設計單位、專業公司等專業人才,為企業進行精準服務。注重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提升專業人員的從業水平和工作經驗。在傳統產業中普及提高從業人員綠色制造意識和專業技能,為轉向綠色崗位提供各種轉崗培訓。
推動高校建立綠色制造交叉學科。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逐步建立綠色制造專業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為綠色制造提供長期人才保障。把人才培養作為綠色制造體系的重要舉措,根據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推進高校進行二級學科的建設,吸引跨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
引進緊缺專業人才。建立緊缺人才引進戰略機制,通過適當的獎勵政策吸引急需人才。對關鍵崗位人才不足的,高校科研機構應結合現實需求舉薦行業精英,同時建立人才引進政策。地方政府與企業應聯合設立專項資金,將推動人才“引進來”納入地方財政支出和企業成本核算考量。
【整理:人民智庫研究員 李思琪】
責編:趙鑫洋 / 賀勝蘭(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