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全面推廣落實“綠色扶貧”仍然面臨一些現實障礙,需要扶貧工作者和貧困地區群眾創新理念,轉變認識,引入新的方法。既要增強扶貧開發工作的綠色生態理念,也要立足維護“綠水青山”的綠色生態體系。通過綠色生態項目創新開發挖掘其中的巨大經濟價值,力促“綠色扶貧”工作全面發展。
【關鍵詞】綠色扶貧 生態農業 綠水青山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 A
當前,在扶貧工作領域,應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而出現的“綠色扶貧”模式為當前扶貧攻堅工作面臨的諸多困境指明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相比于傳統扶貧,“綠色扶貧”強化了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效益的和諧統一,打破傳統扶貧經濟發展模式的自我封閉、自我獨立的內部循環體系,摒棄扶貧攻堅工作僅僅注重眼前效益、自身利益需求的割裂思維,轉而向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要效益,準確把握致貧點,變劣勢為優勢,踐行經濟、社會和環境和諧統一的更具內生動力和外部互聯性的新型發展模式。它以自然環境規律為基礎,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規范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使人與自然之間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和諧體系,因而是一種有別于傳統“輸血型”扶貧的更加科學、更具效益的“造血型”扶貧模式。
“綠色扶貧”模式推廣面臨一些現實障礙
我國貧困人口眾多,其中大多數都集中在農村地區。這些貧困農村地區往往信息閉塞、觀念陳舊、發展能力欠缺,給扶貧工作、尤其是更具長效性和前瞻性的“綠色扶貧”工作推廣施行帶來一定困難。傳統扶貧理念下,扶貧工作通過資本資源和政策的傾向性配置、科技手段的全面引入和應用來引領貧困地區經濟走向一個高投入、高產出的模式,進而能夠在較短時期內有力地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生產效率,增大土地產出,增加貧困農民收入。
依賴資源、政策和技術投入的“輸血型”扶貧工作實現了貧困地區經濟生產模式的極大提升,使農業從主要依靠人工勞作模式轉向工業化模式,這一方面給貧困地區的農業經濟帶來量的變化,見效快,績效高,因而能夠獲得貧困地區群眾、扶貧工作者的青睞并一度被奉為圭臬;但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也給更具長遠效益和內生動力,但是見效慢、投入大、工作更為復雜多元的“造血型”“綠色扶貧”模式的推廣落實帶來一定障礙。尤其一些貧困地區群眾急于脫貧、一些扶貧工作者急于要績效,意識形態上的溝壑致使“綠色扶貧”進展緩慢。除此之外,客觀條件的限制也使得“綠色扶貧“工作推進乏力,一些扶貧工作者工作方法欠缺科學性和創新性,“綠色”發展能力不足,工作手段單一僵化;貧困地區的群眾更是囿于自身知識能力局限而無法落實跟進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綠色扶貧”工作一度遭遇思想和現實的雙重困境,傳統粗放型和資源依賴型扶貧模式依然成為主流,這也給貧困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永續脫貧帶來隱患。
進一步增強扶貧開發工作的綠色生態理念并付諸實踐
“綠色扶貧”工作的著力點也應立足綠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促進傳統農業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改變傳統扶貧攻堅工作中單純追求眼前效益的短視思維定式,也要配套改革扶貧工作的績效考核機制,促成扶貧工作者、貧困群眾等主體在意識形態上的轉型。只有樹立牢固的綠色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思維,強調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在扶貧活動中的重要價值和地位,厘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權衡取舍關系,才能夠更大限度、更長時間地充分挖掘自然環境和資源的潛在價值,激發貧困地區農業經濟的內生活力,進而也才能夠確保扶貧工作由原來的“輸血型”扶貧向“造血型”扶貧轉變,從而為扶貧攻堅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具體到實踐層面,要對貧困地區的困難點、綠色生態優勢資源做出精準把握,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對癥下藥。對農業經濟相關主體如農民、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等要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可持續發展理念,使人們真正認識到“綠水青山”所蘊藏的“金山銀山”的經濟價值,要科學規劃、有序開發,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都能夠切實體會到“綠水青山”帶來的好處,進而能夠認可和踐行“綠色扶貧”之路。跟進構建專門的“綠色扶貧”管理組織也顯得尤為必要,政府管理機構應積極推動綠色生態農業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宣傳和推廣,將綠色生態內涵同農民的生產生活、“三農”工作進行有機結合、長效結合,達成共識,共同推進綠色扶貧工作的有序、健康、長效發展。
積極實施“綠水青山”的綠色生態體系建設工程
“綠色扶貧”工作走出困境、全面發展推進就要契合綠色經濟發展理念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旨,在農村貧困地區大力實施和全面推進綠色農業戰略和綠色生態體系建設工程。具體應從以下兩個層面著手:其一,要注重扶貧資源投入開發的可持續性,尤其要重點關注貧困地區的不可再生資源、特色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要珍惜土地、水文等自然資源,愛護“綠水青山”,實現集約化、可持續化利用和可循環利用;要強化資源成本意識,計算資源成本并合理規劃資源消耗水平,爭取優先利用可再生資源,盡量削減和降低不可再生資源消耗。其二,要注重自然資源的維護、保養和修復,引入科學農業種養殖技術和方法,增強自然資源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循環利用能力,如有必要則應該著手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確保生態資源具備必要的活力和內生價值,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修復工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工程等。
水土資源等生態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同時也是農業生產和農村扶貧攻堅工作最為倚重的優勢資源、長效資源,而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會帶來自然資源的巨大損失,也意味著扶貧攻堅工作的失效。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以長遠的戰略眼光積極實施“綠水青山”的綠色生態體系建設工程,是“綠色扶貧”工作取得突破和最終勝利的重要保障。
以綠色生態項目創新開發,挖掘“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
“綠色扶貧”工作在堅持維護生態和諧原則的基礎上,也必然要立足“扶貧”和“減貧脫貧”,全面提升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收入水平,這是扶貧工作的直接目標,也是綠色扶貧工作的發展目標。為此,應該通過積極創新構建貧困地區的綠色生態項目來全面深入地向“綠色”要效益,向生態要發展,向資源要價值,即立足“綠水青山”創新發展綠色農業產品,如綠色糧食、綠色養殖等,以及創新開發綠色生態服務產品,如生態旅游、農耕文化產品等,由此以綠色生態產品和項目科學有序挖掘貧困地區生態資源的附加價值,引領農村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里的工作可以從兩個層面進一步推進。其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項目。生態農業是相對于傳統的“石油農業”而言,相比于“石油農業”,生態農業更具長效性,更具附加價值和經濟效益,也更加適合貧困地區、偏遠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綠色扶貧”工作所涉及的生態農業發展就要多種糧食品種和經濟作物并舉,農、林、牧、副、漁五大分支產業協調發展,同時對接第二、第三產業,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集成,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激發傳統農業活力。其二,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項目。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滯后,但相應的原始風光和生態資源較為富足,善加開發利用,“綠水青山”也會具備“金山銀山”的經濟價值。通過旅游產品開發設計賦予自然生態資源以人文特色,利用最原始和純正的“農耕文化”優勢打造鄉村游、生態游、全域游的產業體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內生的“造血型”模式取得扶貧工作的全面勝利。
(作者為云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講師)
【注: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項目“東盟域內非法移民治理研究”(項目編號: 17XJCGJW001)成果】
【參考文獻】
①曹康康:《 “綠色扶貧”的理論意蘊、建構困境及其消解路徑》,《理論導刊》,2017年第6期。
責編/宋睿宸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