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關鍵要素的資本深刻影響著網絡文學的發展,是主導網絡類型文學生產的關鍵性要素。同時,網絡文學工作者與資本方之間的矛盾,以及網絡文學讀者閱讀需求與高度預設的類型化生產機制之間的矛盾,也制約著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只有在直面真實矛盾的基礎之上,一種屬于人民的網絡文學才有可能從期待走向實現。
【關鍵詞】網絡文學 資本要素 關鍵矛盾 閱讀需求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從廣義上講,中國網絡文學已經走過了兩個十年的發展歷程;從狹義上的類型文學來說,中國網絡文學也早已越過了十年的時段。今天,我們已經無須通過羅列一堆數據來證明網絡文學的存在和影響力,它已經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主流的網絡文學研究,仍然需要對影響甚至制約網絡文學發展的關鍵要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判斷,仍然需要在更為自覺的理論高度理清纏繞著網絡文學前進腳步的幾對矛盾。
作為關鍵要素的資本深刻影響著網絡文學的發展
早期的中國網絡文學無疑是多樣化的,那時論壇上出現的文學作品與傳統文學之間很難進行切割,《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這樣的早期代表作更多體現的是文學的民主化,而《悟空傳》等作品則是后現代主義的網絡衍生品。一些網絡寫作的展望者更多關注的是網絡技術如超鏈接、音頻、視頻插入等文本的更多開放性可能,即使是奠定后來類型文學雛形的起點中文網,其初衷也偏向于更加多元的文學原創,而非高度模式化的類型小說。然而,這種多樣可能的發展勢頭在新世紀之初猛然間被徹底改變。世紀之交,以“榕樹下”幾位重要寫手如安妮寶貝等人的作品為代表的充滿小資趣味的都市言情小說一時洛陽紙貴,一種在線上積聚人氣、線下出版盈利的商業模式就此奠定,其創造的巨大閱讀市場份額令人咋舌。在這巨大的商業成功背后,離不開一個隱而不顯的身影,這就是自1990年代初以來在出版發行領域日益壯大的民營資本。我們必須注意到,特有的某一門類圖書專營及其高效分銷批零渠道,正是這些民營資本的贏利模式。這與其說是應和了讀者期待的視野高度而造就了新世紀之初的出版奇跡,不如說是民營資本的贏利模式敏銳捕捉并進而支配了這種文學的生產。
無論如何,這一成功顯然具有強大的示范效應,幾乎與此同時,諸多文學網站先后加快了類型化的步伐。在起點中文網上,奇幻/玄幻、盜墓、穿越、職場等各種類型的網絡文學加快了分眾和模式化的腳步。從根本上來看,網絡文學的類型化趨向仍然在于資本贏利模式對其產生的深刻影響。所以,資本贏利的商業模式才是網絡文學轉向類型文學的直接動力。
如果說,起點中文網的類型化走向是資本贏利模式在網絡文學領域的預演,盛大集團于2004年開始大規模收購文學網站并于2008年成立盛大文學公司,則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學網站的生態格局。在這一階段,制約網絡文學發展走向的資本已經不是前一時期的民營出版發行資本,而是新興的互聯網資本大鱷,且其多具有國際資本背景。全版權運營與互動游戲業、影視業的深度關聯,造就了網絡文學的IP熱,這一方面直接導致網絡文學作者群體更為嚴重的貧富分化;另一方面,也導致了網絡文學內容生產的淺白通俗走向。特別是在2015年初騰訊收購盛大文學之后,這種文學性、思想性迅速弱化的走向更為明顯,內容的淺白易懂和情節設置的片斷化顯然更適合零散化的快餐式閱讀。
在新世紀以來網絡類型文學生產的諸多要素中,資本顯然處在最為關鍵的位置上,資本對于其他要素的妥協、借助和使用,都取決于其自身的贏利目的。因此,從最根本上來講,資本制約著媒介等其他要素,深刻影響著網絡文學的發展。
制約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兩個重要矛盾
網絡文學二十多年的發展經驗固然值得重視,但我們既不能無視資本在網絡文學生產中的決定性作用,也不能放棄應有的批評尺度。正是由于資本的觸角在網絡文學領域中不斷延伸,才致使今天的網絡文學呈現出如商品拜物般神秘莫測又曖昧不清的面孔,而在這幅面孔之后,真實的矛盾往往隱匿起來。在對商品秘密的分析中,馬克思講道:“正是商品世界的這個完成的形式——貨幣形式,用物的形式掩蓋了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以及私人勞動者的社會關系,而不是把它們揭示出來。”①同樣,如果我們把網絡文學當作一種所謂的文學既成事實,當作在所謂網絡時代文學的應然形態,實際上也就陷入了一種“文學一般”的形式。參照馬克思對商品秘密的揭示,我們認為,制約網絡文學健康發展,或者更理想地說,制約網絡文學成為一種“民族—人民”文學的真實矛盾從根本上來說有兩個。
其一,數百萬網絡文學工作者與資本方的矛盾。網絡文學不能等同于我們談論“文學一般”時所說的那種屬于文學的“創造性”,它當然也需要文學創造的能力,但此時,它首先已經不再是一種個性的創造性,而直接是一種社會的創造性,一種被資本改組和收編的創造性。這就是為什么網絡文學工作者幾乎無一例外都難以在網文寫作中收獲滿足和喜悅。
作為文學網站的運營商和網絡寫手,17K小說網的創始人劉英(網名“血酬”)認為,網絡文學在初級發展階段最大的矛盾,就是網絡文學的收入增幅遠遠滿足不了作者日益增長的稿酬需求,而從商業文學網站運營者的角度來看,對作者利益的傷害已經使得行業的危機隱現。②
其二,數億網絡文學讀者真實而豐富的閱讀需求,與高度預設的類型化生產機制之間的矛盾。目前將網絡文學指認為通俗文學的論點,多是從馬斯洛心理需求層次理論出發,認為網絡文學是迎合大眾讀者,“滿足大眾心理乃至生理需求”,“為讀者提供快感補償與情感體驗功能”的通俗文學。在起點中文網總編輯廖俊華看來,社會大眾階層“在內容訴求上表現出很強的對非愉悅劇情的排斥,具有明顯的追求大腦中獎賞機制的行為”。他甚至認為,“在進行通俗娛樂文化產品的體驗當中,受眾實際上是在追求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進而產生愉悅的感覺,以‘獎賞效應’彌補現實中的挫折導致的各種焦慮”。③然而,通俗文學從來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特定的文化格局中獲得相對的定位,其功能形態也并非總是固定不變的,更不必說一個時代的通俗文學常常會在另一個時代成為嚴肅文學的經典。同樣,通俗文學的讀者大眾也并非一個超歷史的群體。網絡文學被定性為滿足大眾趣味的通俗娛樂文學,然而美國著名學者洛文塔爾曾明確指出,“不能把‘大眾的趣味’作為一個基本范疇,而是要堅持查明,這種趣味作為技術、政治和經濟條件以及生產領域主宰利益的特定結果,是如何灌輸給消費者的”。④這就意味著,所謂的大眾心理需求不只是網絡類型文學的服務對象,更是后者生產的一種結果。
網絡類型文學生產中真實的矛盾,是諸多矛盾現象的根源所在。在這些矛盾的形式中,人民在網絡文學中可能釋放出的巨大創作熱情和閱讀熱情被壓扁在資本主導的生產界面上。當然,這并不是要徹底否定網絡類型文學,而是說,只有在直面真實矛盾的基礎之上,那些真正值得珍視的經驗才能夠被準確地揀選,一種屬于人民的網絡文學才有可能從期待走向實現。
( 作者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注釋】
①《資本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3頁。
②劉英:《網絡文學初級階段論和作者需求滿足論》,《網絡文學評論》(第四輯),廣州:花城出版社,2013年,第48-49頁。
③廖俊華:《通俗娛樂文學與多巴胺》,《網絡文學評價體系虛實談——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年,第114頁。
④[美]利奧·洛文塔爾著、甘鋒譯:《文學、通俗文化和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1頁。
責編/王妍卓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