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振興東北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近一年多以來,東北振興發展取得一定成績,需要在新的起點上進行新的總結與反思,繼續攻堅克難,打贏全面振興這場硬仗。振興東北究竟怎么“興”?本報記者近日專訪經濟學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常修澤教授給出新思考,他認為振興是一個總戰略、大系統,包括三大要義,即“正”興東北、“干”興東北、“放”興東北,總稱為“振興東北三部曲”。
“正”興東北:方向正、路子正、方法正
遼寧日報:中央7號文件發布一年多以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前行。據您觀察,現在總體情況怎么樣?
常修澤:從經濟增長來看,東北三省今年基本止跌穩住。比如,今年上半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1%,雖然還比較弱,但畢竟已經轉負為正。從改革大局來說,東北依然是難點,但也有一些亮點,比如在凈化政治生態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遼寧率先出臺《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這是東北地區首部規范營商環境建設的省級地方法規。再如,沈陽、長春的產權交易所,作為用市場來配置資源的載體,以股權質押的形式到銀行貸款,到資本市場融資,幫助沒有上市的民營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為市場化改革的一個亮點。從對外開放來看,東北地區初步形成一個“大十字”高鐵縱橫格局。這些都是趨好的跡象。
從去年接受你們采訪以來,我又多次到東北調研,也在持續思考振興問題。我認為,振興東北需要戰略性大思路,需要系統性大思維,應注重振興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而不能僅僅局限于一時一地的“支招”。在這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正本清源,或者說“以正視聽”。
遼寧日報:這個判斷很有針對性。是否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方在具體實踐中仍有認識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誤差?
常修澤:是的。正確把握振興東北的指導思想是順利推進振興發展的前提。實際上,中央已經給出一本好經,各地在實踐中不能把好經念歪了。所以我提出振興東北第一要義,就是“正”興東北。
“正”字怎么解?首先是“方向正”。“正”的標準是什么?就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 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個著力”要求。這是準繩,是參照系,按照這個辦就是正,偏離這個就是不正,就有可能走錯方向。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春就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出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四個著力”是面向整個東北地區提出的要求,是一個大邏輯、大方向。2016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 發布,提出振興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繼續強調“四個著力”要求,就是給出方向。具體到遼寧,今年3月7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干部作風轉變這“三個推進”要求。
這一系列部署是一脈相承的,從時間上看有先后,但從邏輯上看是一致的,不能認為提出“三個推進”就可以忽略“四個著力”。我覺得,二者之間存在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
其次是“路子正”。方向正是對上,合時代趨勢,“見天光”,路子正則是腳踏實地,“接地氣”。路子正就是要從實際出發,依靠內生動力自己走出來、闖出來。大家都要老老實實吃透東北實際,找準路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這就明確東北發展要走什么樣的路子。方向中央定,路子則要自己走。
最后是“方法正”。問題的產生并非一日之寒,解決起來也不能一蹴而就。操作層面,要講究方法和策略,循序漸進。
總之,“正”就要吃透中央精神,正確貫徹中央精神,按照中央的指示去辦。越是攻堅克難階段,越要“正”。
“干”興東北:針對不干、假干、蠻干、怕干
遼寧日報:正確認識是推進實踐的前提,一旦認準方向并找對路子和方法,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干。
常修澤:對,既要抬頭看路,還要低頭拉車,方向定了就要干。
針對一些“唱衰東北”的輿論進行有力回擊是必要的,即我們要“唱興東北”。但光靠“唱”是振興不了的,必須拿出實干的具體行動。所以我提出“干”興東北的命題。這是振興東北的第二要義。
遼寧日報:我們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曾專門強調“調動干部隊伍積極性”問題,指出當前干部隊伍存在一定程度的“為官不為”。應該承認,這種現象在東北振興進程中也存在。您提出“干”興是否針對這一問題?
常修澤:是。提出干,首先針對的就是不干。由于振興東北是一場深刻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利益重新調整,因此有的人不干,具體表現如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靠、要,對付、應付,“寧可不做事,也別多惹事”等心態,實際上就是拖延,客觀上制造阻力。
當然,“干”興還針對其他幾種現象。一個是假干,光喊不干,唱而不干,搞形式主義,搞花架子。一個是蠻干,企圖“畢其功于一役”。還有一個是怕干,在客觀條件和心理上都有顧慮,思想包袱重,認為多干多錯、不干不錯,所以怕干。
實際上,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概括的能力不足而“不能為”、動力不足而“不想為”、擔當不足而“不敢為”的問題。對此,東北地區的領導干部要認真研究,把情況搞清楚,把癥結分析透,把對策想明白,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遼寧日報:您講到“干興”針對的那些現象,實際上都直指“人”這個關鍵因素。
常修澤:對。今年四五月份,我三次前往山東調研新舊動能轉換這個問題,因為對我國來說,新舊動能轉換迫在眉睫,事關成敗。但我發現,不少人把新舊動能轉換僅僅看成是產業的動能轉換問題,這值得商榷。
我認為,新舊動能轉換最深層的問題是體制的轉換,其實質是激發和造就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能動的人”。沒有“能動的人”,中國的動能就沒辦法從根本上轉換。
我想提醒一句,對于東北地區來說,講新舊動能轉換千萬不要停留在新業態層面來理解,而要抓住塑造千千萬萬“能動的人”這個根本,特別是有企業家精神的“能動的人”。不是凡事都像計劃經濟時期那樣等著上面下指令,而是需要自己去開拓創新。如果人缺乏能動性,東北就沒法轉動能。
“放”興東北:(思想)解放、(對下)放權、(企業)放活、(對外)開放
遼寧日報:在“干”興的諸多方面,您認為核心應該抓住哪一條?
常修澤:我認為,干的核心問題是“放”。“放”興東北是我要講的第三要義,如果說“三興”是振興東北的“皇冠”,那么“放”興東北則是“皇冠”上的“寶石”。
遼寧日報:“放”字怎么解?
常修澤:首先是(思想)解放。東北地區要從傳統計劃經濟思維中走出來,思想再解放一些。
其次是(對下)放權。中央已經給出方向,并放手讓東北去干。放權就不是凡事都計劃,都畫出條條框框,而是賦予自主權,這是中央和地方關系層面的放。比如,建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兩個字,就包含對下放權自主探索的內容。
再次是(企業)放活。具體地說,就是所有制方面要更放活。當前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混改”,要注意克服四個“繞開走”傾向,即繞開壟斷領域、繞開母公司、繞開主營業務、繞開異質產權多元化。應注意,《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講“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時有這樣一段重要的話:“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里講的是“異質產權多元化”,要準確把握。
最后是(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建設給東北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中俄天然氣管道合作、中俄原油管道建成運營等,將使新時期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開放前沿之一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因此,東北區域經濟發展要與“一帶一路”建設相貫通。
遼寧日報:現在很多觀點都提出融入“一帶一路”的視角,可有些過于泛泛,您有什么具體的建議?
常修澤:“一帶一路”這篇大文章,東北要做,但一定要扎扎實實做功課。應把握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不要泛泛而論,得有具體的抓手。我認為具體有以下抓手。
一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促進區域發展,在區域發展中抓重點經濟帶、抓經濟帶上的關鍵節點城市建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東北地區可以打造“三縱”(“主軸線”“東縱線”“西縱線”)“四橫”(北、中、南和滿洲里到集安)等多條經濟帶。還可以“八大邊口”(遼寧的丹東,吉林的集安、琿春,黑龍江的綏芬河、撫遠、黑河,內蒙古的滿洲里、二連浩特)為支點,推進沿邊開發開放。
二是辦好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應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更好地為東北振興服務。除了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和金融創新,還應注重以外促內,倒逼東北地區的體制改革,包括倒逼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區內服務業開放、社會體制改革等。在這里,我還有一個建議,就是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應該理解為國家設在遼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而不能孤立地看。實際上,我們一直在提倡東北地區各省市要加強聯動和協同性,那么自貿試驗區在沈陽、大連、營口三個片區外,還可探索政策外溢化,比如長春、哈爾濱等是否建設“類自貿試驗區”,擴大自貿試驗區在東北的共建共享作用。
三是除沈、大、長、哈這條大經濟帶外,還有一個很強的經濟帶可以建設,把東北靠東邊的這條線連起來,具體包括丹東、本溪、白山、通化、長白山、延邊、牡丹江、雞西、七臺河、鶴崗、雙鴨山、佳木斯、伊春等,大約12至14個城市,以丹東出海口作為“龍頭”,應該實打實地把這個經濟帶打造起來。
本報記者/譚怡/史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