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生態篇 > 正文

對塞罕壩,人民日報說的這十句話很走心

藍藍天

翻開8月4日的《人民日報》,一個名字引人注目:塞罕壩。

頭版頭條“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欄目,刊登9700余字的長篇通訊《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頭版同時刊登評論員文章《續寫塞罕壩的綠色傳奇》,五版評論版還在頭條刊登評論員觀察《做一棵綠色發展的“先鋒樹”》。

接下來,人民日報還將刊登多篇關于塞罕壩這個“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的報道和評論。這套組合拳的分量之重,非常罕見,意味深長。

1

塞罕壩?很多人或許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壩上地區,距離首都北京400多公里。

“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歷史上,這里水草豐美、森林茂密、鳥獸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設立木蘭圍場,作為“哨鹿設圍狩獵之地”。塞罕壩是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朝末年,國勢衰微,內憂外患,為了彌補國庫虧空,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木蘭圍場開圍放墾,樹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斷,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

“河北北部的圍場,早年樹海茫茫、水草豐美,但從同治年間開圍放墾,致使千里松林幾乎蕩然無存,出現了幾十萬畝的荒山禿嶺。這些深刻教訓,我們一定要認真吸取。”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曾語重心長地指出。    

藐視自然,違背規律,大自然的報復就如同洪水猛獸一般襲來:百年間,塞罕壩由“美麗高嶺”退變為茫茫荒原。西伯利亞寒風長驅直入,推動內蒙古渾善達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風沙緊逼北京城。

渾善達克沙地與北京最近處的直線距離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僅40多米。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這個離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當于站在屋頂上向院里揚沙子。”

生態惡化,警鐘驟響!造林綠化,勢在必行!1962年,林業部正式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    

55年前的那個秋天,369名林場創業者滿懷激情,從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隊伍,拉開了塞罕壩林場建設的歷史帷幕。

此時,距離木蘭圍場開圍放墾,恰好百年。

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億萬年間形成的,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寶貴饋贈。對綠水青山,破壞和毀滅可能只在旦夕之間,恢復和重建卻需要異常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建場初期,塞罕壩氣候惡劣,沙化嚴重,缺食少房,偏遠閉塞。“一年一場風,年始到年終。”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43.3攝氏度,年均積雪時間長達7個月。塞罕壩人堅持“先治坡、后置窩,先生產、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馬架子、睡地窨子,頂風冒雪,墾荒植樹。

他們不畏艱難,愈挫愈勇,克服了一個個困難,闖過了一道道難關。改進“水土不服”的蘇聯造林機械和植苗鍬,改變傳統的遮陰育苗法,在高原地區首次成功實現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兩次造林失敗后,1964年春天開展“馬蹄坑造林大會戰”,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提振了士氣,堅定了信心。從此,塞罕壩的造林事業開足馬力,最多時一年造林8萬畝。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壩高原上,一代代務林人頑強地扎下根來,種下一棵棵落葉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種下恢復綠水青山、創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美麗高嶺”重現生機。

今天的塞罕壩,是林的海洋、河的源頭、花的世界、鳥的樂園、盛夏避暑的天堂、攝影家流連忘返的地方。

從衛星云圖上看塞罕壩112萬畝人工防護林,這一片深綠,就像一只展開雙翅的雄鷹,牢牢扼守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這萬頃林海,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連成一體,筑起一道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跡,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范例,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寫照。

林海蒼翠連綿,松樹咬定青山,綠草如茵鋪展,野花芬芳斗艷……盛夏酷暑時節,人民日報記者和評論員來到塞罕壩林場,長時間蹲點調研。打動我們的,不僅是塞罕壩的“綠”,更是塞罕壩人的“拼”。

筆端含情、發人深思的長篇通訊和兩篇評論員文章中,這十句走心的話,值得一讀。

如果塞罕壩的壯美打動了你,準備收拾行囊來塞罕壩看一看,走一走。請一定記住: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2

建場前的荒原

【1】置身茫茫林海,很難想象,半個多世紀前,這里還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僻苦寒之地。五十五載寒來暑往,一代代塞罕壩人忠于使命,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在極其惡劣的生態環境中,營造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8月4日頭版頭條,記者:武衛政、劉毅、史自強)

【2】當初興建林場時,木材生產是一個重要任務,人們只有樸素的、初步的生態意識,種樹的重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產品。現在,務林人有了更為自覺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綠色發展理念,種樹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擴綠,提供生態產品。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3

當年機械造林現場。

【3】波瀾壯闊的大海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人在大海面前,往往會感到滄海一粟般的渺小。我們眼前這廣袤無垠的林海,卻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塞罕壩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用雙手艱苦創造,以心血澆灌而成。這林海碧波,讓人由衷感佩生態建設者和保護者的雄心偉力,由衷贊嘆“若問何花開不敗,英雄創業越千秋”!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4】有的英雄,功績驚天動地,聲名遠揚四海,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世人矚目的印記。有的英雄,只是默默無聞地躬耕在天地之間,植綠在荒僻高原。他們從來沒有夢想過成為英雄,他們的業績,數十年之后,才會一筆一畫地寫在大地之上。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4

林海松濤。王龍攝

【5】草木無言,行走在塞罕壩,這里的一草一木卻提醒我們: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們應該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傾力保護綠水青山,筑牢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山水不語,行走在塞罕壩,這里的一山一水卻告訴我們:綠水青山是優質的生態產品,本身就是金山銀山。她正如人們理想中的金山銀山一樣無比貴重,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珍惜!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6】為了這綠水青山,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塞罕壩人植綠荒原,有的因公殉職,有的終生殘疾,“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他們在高原荒漠營造浩瀚林海,用忠誠和執著凝結出了“忠于使命、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創造了“沙地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奇跡。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5

金蓮爭艷。王龍攝

【7】歷史的如椽巨筆,為新中國留下了“塞罕壩”這段充滿正能量的記錄,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中國綠”。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深綠,淺綠,墨綠,嫩綠,油綠……塞罕壩的綠,詩意盎然,靈動飄逸,讓人遐思無限。塞罕壩的綠,生機勃發,活力四射,浸潤中華大地。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8】55年來,幾代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艱苦創業、九轉功成,從一棵樹到百萬畝林海,構筑了重要的華北綠色屏障、京津冀生態支撐區,創造了“忠于使命、艱苦奮斗、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豈曰無碑,山河為證;豈曰無聲,林海即名。塞罕壩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成就,是推進綠色發展的生動縮影,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典型范例。

——《續寫塞罕壩的綠色傳奇》,(本報評論員文章,8月4日頭版)

6

層林盡染。

【9】視覺上的塞罕壩是綠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壩是紅色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生態變遷,是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偉大實踐,是干部群眾聽從黨的召喚、響應國家號召賡續奮斗結出的甜美果實。

——《續寫塞罕壩的綠色傳奇》

【10】時間不會辜負任何人。塞罕壩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播得下種、看得見根,我們最終就能筑牢一道道生態屏障,書寫一個個綠色傳奇。

——《做一棵綠色發展的“先鋒樹”》(評論員觀察, 8月4日5版,作者:李洪興)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劉毅)

[責任編輯:孫易恒]
標簽: 塞罕壩   人民日報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