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幾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連續出現下滑。在此背景下,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投資的優化升級有效緩沖了當地外資下降的趨勢,對促進拉美經濟發展,改善拉美民生起到積極影響。
墨西哥的拉美加勒比與中國學術研究中心最近發布《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2001—2016年間對外直接投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0—2016年間,中國對該地區的直接投資處于上升水平,2016年中國對該地區直接投資比2015年增長29.4%,約達103.48億美元。據統計,2001—2016年,中國企業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進行了303筆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金額超過1136.62億美元,為相關地區創造25.4萬個就業崗位。
《報告》作者之一、拉美加勒比與中國學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杜塞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世紀90年代,拉中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開始穩步提升。如今,隨著中國躍升至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之間的交往擴大到金融合作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等領域,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是拉中經貿合作中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
打造“第一工程”,幫助厄瓜多爾從電力進口國變成出口國
能源短缺和基建薄弱是制約厄瓜多爾經濟發展的兩大不利因素。“七八年前,局部地區拉閘限電的現象在厄瓜多爾很普遍,有時候甚至每天分區停電3個小時以上,如今限電的現象早已成為歷史,我們的這些變化離不開中國朋友的幫助”,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市民克利夫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厄瓜多爾目前在建和已建成的8個主要水電站中,7個有中國企業參與,被譽為厄瓜多爾“第一工程”的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簡稱辛克雷水電站)就是中國企業打造的樣板工程。這個總裝機容量1500兆瓦的大型水電站,總投資近23億美元,對于此前最大水電站只有6億美元投資額的厄瓜多爾來說無異于龐然大物。8臺發電機組,年發電量88億千瓦時,水電站滿負荷發電后,每年可能為厄節省6億美元的能源開支。同時,水電站還給當地創造了近8000個直接就業崗位。
2016年,厄瓜多爾時任總統科雷亞出席辛克雷水電站竣工儀式時感嘆說:因為與中國緊密的投資合作,原本厄瓜多爾每年需花費約10億美元從鄰國哥倫比亞和秘魯進口電力,如今電力自足比例已接近90%,還能向哥倫比亞和秘魯出口部分電力。
厄瓜多爾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魯阿勒斯對本報記者表示,從電力行業角度來看,中國的投資和施工參與給厄瓜多爾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厄瓜多爾由歷史上的電力進口國變成電力出口國,將清潔能源發電比例提升至85%。僅辛克雷水電站提供的電能就占厄全國電量總需求的35%,“所有這些和中方的合作項目,都讓厄瓜多爾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預計未來出口電力能每年創匯2億美元左右。
投資多元化,從能源礦產領域向基建、制造業、服務業拓展
從秘魯拉斯邦巴斯銅礦項目到厄瓜多爾辛克雷水電站項目,從厄瓜多爾基多中北部進城通道項目到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從比亞迪巴西太陽能板廠到阿根廷圣克魯斯河水電站項目……中企在拉美地區的投資領域從傳統的能源礦產領域正向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等各領域拓展,更趨多元化。
杜塞爾說,目前拉中合作已進入新的階段,主要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產能合作。“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投資也在不斷優化升級。”杜塞爾指出,盡管在中國對該地區直接投資中,石油和礦產項目的占比還在65%左右,不過這一數字已有明顯下降,而中國在該地區的基建項目、制造業和市場服務等領域的投資比重正在顯著上升。
中國路橋厄瓜多爾分公司總經理張昕告訴本報記者,與以往單純的工程承包項目不同,基多進城通道項目采用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BOT(建造—運營—移交)模式,中國企業完成工程后還將負責長期運營。在從事多年工程承包和總包之后,中國企業對拉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開始逐步轉型升級。
在傳統能源領域的投資項目,中國企業也在不斷優化創新。總投資100多億美元的拉斯邦巴斯銅礦項目是迄今中國在秘魯最大的投資項目,項目運營期內可實現50億美元的稅收貢獻,對秘魯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在20%以上。而中國企業的投資還不僅限于基本的開采、運輸等環節,對于當地環境保護、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也極為重視。項目所在的科塔班巴斯省是秘魯最貧困的地區之一,10年前當地人還過著以物易物的生活。離礦區最近的查爾瓦瓦丘鎮以前不通電、不通水、不通車更不通電話。但隨著拉斯邦巴斯項目展開,當地極度貧困人數減少了61%,當地人不僅喝上了自來水,騎上摩托車,用上手機,更有不少人還接受電腦、電工、管道工等技術培訓,獲得了就業的基本技能。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快實現拉美與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
杜塞爾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拉美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拉美國家可以通過這一新平臺獲得資金和技術,推動國家乃至區域戰略,更快實現拉美區域內和拉美與亞太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拉美地區大約需要占國內生產總值5%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而目前這一比例僅2%。中國在這方面有著充足的資金和豐富的經驗,從這一點看,中國同拉美國家有著廣闊合作空間。除了傳統項目合作,中國和智利欲打造第一條直接連接亞洲和拉美的海底光纜項目也給杜塞爾留下深刻印象,他說,“一帶一路”不僅有鐵路和公路等看得見的聯通,還有“看不見”的“現代信息高速公路”。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阿莉西亞·巴爾塞納指出,中國和拉美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相似的機遇和挑戰,擁有共同的夢想和追求。近年來,中拉關系持續快速發展,中拉未來可以通過海路、空路甚至數字等各種方式連接。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能給拉美地區帶來很多機遇。“拉美國家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和融資,比如說在水利、通訊和電力等各方面;而在創新和技術方面,拉美需要向中國獲取經驗。”
杜塞爾認為,中國投資拉美的優勢,事實上不僅限于能提供雄厚的資金和先進技術,更重要的是幫助改善拉美民生的意愿。目前,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基建等投資項目已超過100個,這些公司所具有的資金和技術等優勢完全不遜于西方發達國家。“可以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給拉美帶來的不僅僅是投資項目與先進技術,更讓當地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巨大改變。我們期待中國繼續通過投資的創新和升級,給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帶來更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