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的關系日趨緊密,中國的資源、勞動、產品甚至是工業化進程都不斷地給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輸送了強勁的增長動力。實踐證明,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高度積極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保持世界經濟穩定和繁榮的核心力量。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為世界經濟有效擺脫困境并實現再平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拖累全球復蘇”等荒謬的言論是毫無依據、不符合客觀事實的。
一、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增長的成就有目共睹。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1980—2015年間,中國實際GDP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70%,而同期世界經濟增速僅為2.78%,約為中國的1/4,中國對世界GDP增長的累積貢獻率超過1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的測算結果,2015年,中國GDP占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5.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的水平,已超過其他任何國家。而截至2016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速貢獻了1.2個百分點,同期美國只貢獻0.3個百分點,歐洲貢獻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發達國家之和,在全球首屈一指,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顯著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近年來,國內外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導致中國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盡管如此,2009—2015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仍達到8.41%,而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均值僅為2.07%,不足中國的1/4。2016年,中國的GDP同比增長6.7%,遠超世界經濟3%的增速,而同期以美國(經濟增速1.6%)、日本(經濟增速0.9%)和歐元區(經濟增速1.7%)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其平均經濟增速僅為1.6%,發展中經濟體總體增速水平也僅為4%左右。另一方面,作為制造業大國,盡管受全球金融匯率市場紊亂、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國際貿易整體萎縮以及全球需求不足等衍生性危機的劇烈影響,中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制造業發展態勢,工業產值逐年攀升,至2014年,中國制造業的產值約占世界制造業產值的25%,全球實體經濟財富超過1/4由中國創造,中國為后危機時代推進人類工業文明的持續進步、維系全球經濟結構性平衡以及保障人類實體經濟財富的積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上升,對帶動世界經濟走向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有關預測結果顯示,至2020年中國經濟仍可能繼續保持6.5左右的增速,相比長期以來增速屢屢不及預期的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貢獻不僅在于讓全球經濟指標表現層面免于深陷危機,更體現在有效地消除了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從而穩定了世界經濟復蘇的信心等動力層面。中國已成為世界各國公認的“世界經濟穩定之源”。
二、中國的經濟增長為消除世界貧困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的經濟發展對全世界的減貧事業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報告(2015年)》顯示,1990-2015年,全球貧困人口從19億減少到8.36億,中國貢獻率超過了70%。而根據世界銀行的另一項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共計7.02億,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為9.6%,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中國,2015年極端貧困人口僅占全國人口的4%,約為5575萬,而這一數字相對于1978年的7億7千多萬則縮減了93%,年均降低2.2%,遠超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農村極端貧困人口僅2015年一年就削減1442萬人。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全球性風險持續加劇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在減貧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進一步與發達國家相對比,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貧困率和貧困人口多年來并無顯著降低,2013年美國貧困率為14.5%,2014年這一數字為14.8%,貧困人口總數為4670萬人;日本貧困人口數量在2010年就已經達到16%,此后貧困問題一直困擾著日本經濟;作為歐元區經濟核心動力的德國,2014年的貧困人口比例已高達15.4%,貧困問題也不容樂觀。總體而言,近年來發達國家人均收入與貧困狀況均無顯著改善,加上受全球經濟危機的持續影響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不斷沖擊,發達國家在全球減貧事業中的貢獻份額不斷下降,而其自身也深受由貧困所導致的大量社會問題的嚴重困擾,這都給全球發展目標增添了不確定性因素。而與此同時,非洲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也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仍是世界性難題。世界貧困問題的解決,不僅高度依賴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更不能忽視中國經驗的總結與推廣。
2016年3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戰略目標,中國將“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將更加全面地惠及全體人民,這無疑將進一步有效削減貧困,并為全球共同發展目標提供借鑒經驗和行動范式。
三、中國經濟有力地帶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伴隨著與世界經濟貿易體系的聯系日趨密切,以及與國際貿易往來和資金流動的蓬勃發展。截止2015年,中國商品貿易總額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總額位列世界第二,“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標桿和主要支撐。
在世界經濟疲軟的現狀下,中國2015年的對外貿易仍然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盡管受大宗商品價格重挫和全球貿易顯著萎縮影響,中國對外貿易額出現下降,但對外貿易降幅遠低于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中國國際貿易總額超過24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超過13%,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外貿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保障了后危機時代世界經貿體系的穩定和繁榮。
從資源配置角度的視角看,2015年,中國主要的工業原材料和資源的進口總量持續增長,原油、鐵礦石和精礦、礦物肥料和化肥、天然和合成橡膠進口量分別增長8.8%、2.2%、16.6%、15.3%,進口量的增長促進了相關貿易國的就業水平和經濟增長。從進口總額來看,2015年,中國貨物進口總額達到16820.7億美元,創造全球直接新增就業人口超過2000萬人,間接就業人口超過6000萬人。另一方面,中國2015年商品出口總額達到22765.7億美元,主要產品出口量持續保持增長,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0.1%,手機、船舶、燈具等出口分別增長8.5%、13.3%、15%。在國際需求疲軟的狀態下,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的出口保持了相對的高位增長態勢,中國出口產品的穩定增長間接帶動全球經濟與就業的復蘇與發展,有效保障了世界各國居民基本消費需求的滿足。
從國際資本流動的視角看,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豐厚的回報,除工業產品和勞務輸出外,中國也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優良的投資環境和穩定的資本收益。2010年外國直接投資(FDI)跳躍式增長及其后呈現的持續穩定增長態勢表明,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正向預期和樂觀判斷。而另一方面,中國近年來對外直接投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這不僅為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直接的資金助力,更對保持國際資本流動性并防范資金和匯率風險提供了重要保障。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外直接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進口將超過10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將繼續成為拉動全球經濟進一步復蘇和實現穩定增長的引擎,并為解決世界范圍內嚴重的失業與貧困問題提供重要助力。
從保障勞動就業的視角看,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帶動世界范圍的就業水平作出了巨大貢獻。首先,中國經濟發展導致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顯著地拉動了世界各國的就業水平,測算結果顯示,中國制造業進口對印度的就業情況改善效果最佳,制造業進口每增加10000美元,印度的就業崗位平均增加5.71個;其次是美國、歐盟和韓國,制造業進口每增加10000美元,美國、歐盟和韓國的就業崗位平均增加1.02個、0.84個和0.14個。從整體來看,中國的制造業進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圍內的就業崗位平均可增加22.84個。而另一方面,中國制造業產品的出口也對全球范圍的勞動就業產生正向影響。測算結果表明,中國制造業出口間接帶動世界各國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中國制造業出口每增加10000美元,印度的就業崗位平均增加2.60個,美國增加0.50個,歐盟增加0.40個,韓國增加0.07個。從整體來看,中國的制造業出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圍內的就業崗位平均可增加11.52個。數據表明,中國的對外貿易不僅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世界各國提高就業水平提供了雙向支撐。
四、中國的經濟增長為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不但在經濟增長、貧困問題、就業問題等方面對世界經濟作出巨大的貢獻,同時,在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確保金融市場穩定、實現和平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中國的持續穩定增長提升了全球經濟復蘇的信心,對維系全球經濟穩定功不可沒。2008年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及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的進程艱難曲折,經濟增速屢屢不及預期。而在世界經濟再平衡的整體進程中,中國成為唯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且未發生系統性經濟風險的經濟體,為維護世界經濟貿易乃至社會政治格局的穩定承擔了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用,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劑強心劑,為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經驗。
中國宏觀審慎的貨幣政策,保證了全球經濟的穩定性,維護了全球金融體系的良好秩序。眾所周知,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各主要央行為加速擺脫危機,普遍采用了量化或質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天量注入的流動性寬松加劇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特別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QE)貨幣政策導致全球經濟刺激政策出現分化,世界經濟運行短期風險進一步積聚。中國宏觀貨幣政策的穩健性無疑顯著降低了全球金融風險,為世界經濟的再平衡和穩定復蘇提供了重要支撐。
此外,包括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實施、亞投行的設立等在內的一系列發展方針,都標志著中國經濟將進一步為地區穩定、爭端解決及和平發展發揮作用,這將為世界經濟的加速復蘇和健康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重要契機。特別是由我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力推進,將有力地幫助各國快速發展,縮小南北差距,實現合作共贏、完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促進多元國際社會的和諧共處,最終必將對于世界歷史整體發展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能夠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的發展,更能為沿線國家提供資本、技術和產品的輸入渠道,進一步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并通過沿線國家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的再平衡提供助力。
總而言之,中國經濟長期以來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推動力量,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巨大的。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成為維系世界經濟穩定的核心支撐及拉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沒有中國經濟的增長,世界經濟很有可能會陷入整體衰退的泥潭。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的發展,不僅僅是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訴求,也是世界經濟繁榮穩定的客觀要求。中國穩定發展的歷程還表明,世界的和平發展并非是空中樓閣,中國經驗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在消除貧困、拉動就業、穩定增長上的示范作用。著眼未來,可以期待的是,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不可替代的貢獻。
(作者:萬相昱 張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