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不僅是全面落實創新驅動戰略的有效舉措,也是經濟發展實現提質增效的有效抓手。因此,需要全面貫徹國家戰略部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注入動力。
【關鍵詞】眾創背景 創業能力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420 【文獻標識碼】A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新潮流,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展創業。如何提高創業者成功率,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難題,而提高創業者的能力,則為破解這一難題開辟了新思路。為此,要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基礎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著眼培養創業者的創業能力。
眾創背景下,創業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其在全面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帶動就業以及推動經濟增長等多個方面的作用日漸顯現。創業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從創業的視角來講,創業活動的開展和人力資本投資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全面提升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將更好促進人力資本的累積,推動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創業者需具備哪些能力
機會識別能力。創業成功率和創業時機聯系緊密,良好的機會識別能力能讓創業者抓住機會,準確感知并識別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將時間、經歷放在能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及服務上,抓住高質量的商業機遇。
決策分析能力。創業者在把握商機后,需要對相關的問題及關系開展全面的認知與判斷,從而選出最佳方案。與此同時,創業者面對外部復雜變化的環境,為實現生存與發展,開展整體規劃,科學調整經營思路及目標,制定適合的戰略計劃及目標。最后,面對環境變化,分析信息,依據結果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
協調控制能力。創業者對企業內部的資源加以全面的組織、控制與協調,需要創業者瞄準國內外市場,不斷開發出新產品與服務。伴隨企業發展情況,堅持在與時俱進中選取科學的生產與管理方法,適當調整組織結構,創建科學管理規制,提高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打造優質創業團隊。與此同時,還要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政府主管職能部門、中介組織以及企業等創建好的人際關系。
風險防控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強調創業者通過激勵機制的創建,積聚人才,建設科學的組織機構,科學決策、規范管理。創業者在識別風險后,要敢于承擔風險,運用科學的策略進行規避,進而降低企業風險。
哪些因素影響創業者能力的提升
政策的宣傳與把握。政府在制定創業政策后,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創業者對政府的政策有較好的把握,才能避免出現盲目創業,也不會出現過分追求創業增速,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根據相關調研顯示,創業者對創業政策了解不到位,這主要是由于宣傳方向出現偏差所致,政策未發揮其推動創業作用,創業者創業陷入困境。再加上,創業者本身對創業政策的了解不全面,不能深刻把握創業政策的核心要義,雖然全身心投入到創業中,但是創業效果不明顯,創業積極性受到打擊。
家庭條件及家人支持。創業者萌生創業想法與家人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創業者具有創業的想法之后,通過家人資金的支持,在預設好創業項目后,請教創業方面的專家,對創業項目進行全面研判,更好付諸創業。在創業陷入困境時,家人的幫助與支持,也有助于創業者渡過難關,提高創業成功率。
創業者的信心與意志力。創業者在進行創業初期對創業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但是缺乏信心與意志力,尤其是在創業陷入困境時,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走出困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強,創業成功率大大降低。
從哪些方面鼓勵大眾創業
建立政府支撐保障體系。第一,出臺創業扶持政策。創業扶持政策是為創業者提供經營場所、免費開展創業培訓、簡化創業登記與注冊的手續。在創業初期,為創業者提供稅費減免和貼息貸款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創業過程中,為創業者提供咨詢服務,指引創業發展方向;在創業后期為創業者提供保障措施,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全面執行相關的政策,讓創業者能深入了解創業政策,為其在創業中的問題提供科學幫助。第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創業政策宣傳水平,需要定期開展集中宣傳活動。政府在人員密集、流動大的大型超市等地設置創業政策宣傳點,采用發放宣傳冊、制作展板以及開展咨詢服務等措施,全面做好宣傳工作。與此同時,政府也要將政策細化后,發放到當地的創業孵化基地、政府行政審批大廳、稅務機構、公共服務平臺及各鄉鎮等處,擴大創業政策宣傳范圍,提高政策知曉度,營造好的創業氛圍,為創業者助力護航。第三,成立創業領導工作小組。加強大學生創業機構建設,建立由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組成的創業領導工作小組,開展好當地創業工作的研究和政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整合部門資源,積極配合相關政策,逐步建立創業的新局面。
實現創業融資來源多元化。其一,設立創業基金。設立創業基金是實現創業融資多元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地方政府除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優惠政策外,需要全面發揮主觀能動性,密切關注并聯系當地的主導產業和今后發展方向,對創業者加以引導,對符合基金條件的創業項目進行重點關注與扶持。創業基金需要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并在運作的進程中,全面摸索創業基金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此同時,創業基金可以和創業者簽署合同,并在其創業成功后,推動創業基金實現良性循環。其二,推動社會融資。一般來講,社會融資主要包括社會保險、商業銀行貸款,其中商業銀行貸款包括抵押、質押和擔保,根據商業銀行的規定,創業者不能從商業銀行得到貸款資助來開展創業,所以,商業銀行應在政策許可的條件下,制定針對創業者的貸款政策,降低簡化貸款手續。一般來講,社會風險投資與商業銀行貸款相比更為嚴格,對項目的發展前景、技術水平、團隊建設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在該情況下,依托政府指定的政策,應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到創業活動中,并對私人資本采取良好的保護措施。因此,社會融資能推動創業資金多元化,讓創業者能集中精力投身到創業奮斗中。
構建濃郁的家庭創業氛圍。作為創業者來講,家庭對創業者的堅定支持,有助于創業者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創業中,家庭成員要給予創業者充分的支持與信任,讓其激發自身創業潛能,不斷開拓與進取,讓創業者能根據自身的創業想法和意愿去實現自身的創業夢想。與此同時,作為家庭成員也要融入到創業中,不斷學習創業知識,明確創業理念及方法,在創業者遇到困難時,可以為其提供合理化建議,進而幫助創業者渡過難關,提高創業實效性??傊瑺I造濃郁的家庭創業氛圍,有助于提高創業者的創業效能。
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創業者需要結合創業項目,考慮到市場與社會需要,準確把握項目發展方向。對學習效果開展評價,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習的方法、目標和進度進行全面修正。創業者在確定創業項目后,需要檢驗創業計劃的科學合理性,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為此,可以將經過專家論證的項目來付諸實施,以此來不斷鍛煉自身的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協調能力,調動專業積極性,塑造自身吃苦耐勞的品格,從社會實踐中努力探索創業靈感,在實踐中找到合適的創業方法,全身心投入到創業中。
(作者單位:新疆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①劉預、朱秀梅:《創業能力的構建與提升對策》,《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30期。
責編/譚峰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