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不斷提高城鎮化品質,能夠建設和諧宜居的人居環境。與此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也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大力構建文化產業集群可彰顯城鎮化建設的品位,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又為文化產業集群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 新型城鎮化 文化產業集群 互動邏輯 【中圖分類號】C911 【文獻標識碼】A
新型城鎮化是拉動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成為推動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新舉措。而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也需要文化的大力支持,借助文化來提升城鎮化建設品質,并注重與文化產業集群互動,開創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局面。
城鎮化成為衡量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數。欠發達地區與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處在劣勢地位,為此,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必須抓住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機遇,借助產業集群優勢,輻射周邊地區,借助城鎮化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所以,欠發達地區應加快城鎮化進程,將其作為提高區域競爭能力,占領經濟社會發展至高點的重要手段。同時,還要看到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使農村經濟發展明顯滯后于城市,城鄉之間的差距拉大,也造成了城鄉二元矛盾更為突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必須將大力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新支點,開創城鄉一體協調互動的新格局。
新型城鎮化升級了文化產業集群鏈,文化產業集群加速了新型城鎮化進程
新型城鎮化升級了文化產業集群鏈。新型城鎮化的大力推進,優化了文化產業集群的要素、產業及需求結構,實現科學配置,而對消費需求的進一步擴張,又從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文化產業集群鏈,拓展了城鎮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實現了文化知識價值鏈基礎上的合作與分工,大大節省了文化產業運作成本,提升了文化產業運作效能。與此同時,新型城鎮化的大力發展,為文化產業提供大量資源、技術及創新等要素,實現跨界整合,完成了文化要素的高效精準流動,最大程度發揮文化產業效能,全面升級了文化產業鏈集群。
文化產業集群加速了新型城鎮化進程。文化產業集群本身屬于空間經濟形態,其分布規律與文化產業要素的流動、集聚相適應,和城鎮空間的演進、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文化產業集群依托區位比較優勢,能吸引相近的企業集聚,帶動城鎮配套產業的發展及完善,推動城鎮空間的合理規范擴張,提高了文化產業集群對社會發展貢獻率,加速了新型城鎮化進程。
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互動的關鍵
文化產業集群與新型城鎮化的匹配度。一般來講,文化產業集群和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但是,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城區人口密度應與發展建設規模相匹配,如果城鎮建設規模大、人口密度小,文化產業集群集中度不高、特征就不明顯。再者,城鎮化發展的規模結構、空間分布不科學,不能很好適應資源環境的承載度,將導致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難以創建適應文化市場發展需要的產業體系。
城鄉文化治理與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文化價值理念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結合,產生外在的文化治理能力。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文化治理較為薄弱,與市場作用相比,政府發揮了主導作用,使城鎮空間布局和資源承載能力間存在不適應問題,導致文化產業集群在建設中存在重復建設、文化業態發展同質化等問題,易出現無序競爭。再者,文化產業集群空間載體大于內容載體,集群在平臺、資源共享上未獲得便利,易出現無序競爭。
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互動的方略
構建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協調機制。為了實現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和文化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需要具備頂層設計理念,構建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協調機制。首先,建立區域性協調機構。從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所需的文化特色產業集群整合作為切入點,建立綜合性文化產業綜合規劃體系,優化文化產業整體布局,建立和諧關系,能從整體上把握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要求。其次,在推動文化產業集群和新型城鎮化互動的過程中,要創建文化產業各主體一同參與的協商制度和規范行為準則。這有利于文化資源的自由流動,實現跨區域合作,推動文化、經濟等一體化發展進程。最后,建立區域文化產業協調運作機制。要按照當地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特點、資源條件,構筑與其相匹配的文化產業分工,合理調整區域文化產業結構,優化文化產業發展布局,科學規避重復建設。
提高文化產業集群創新能力和城鎮競爭力。提高文化產業集群創新能力和城鎮競爭力,有助于實現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的良性互動。首先,建立文化產業技術創新體系。要依托城鎮資源優勢,抓好產學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建設公共文化產業研發平臺,實現文化產業技術轉型升級,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與此同時,要不斷完善文化產業創新服務體系,建立產業孵化網絡,通過文化成果轉讓,為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其次,設立文化產業結構創新體系。文化產業結構的完善會提高經濟總量,拉動新型城鎮化發展,進而有效促進文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文化產業之間的和諧發展,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合理化。最后,制定科學合理的文化產業政策。要從利于文化產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互動出發,實現制度創新,要制定文化產業技術分配政策,實現技術、知識成果的產業轉化,鼓勵文化產業方面的創新人才入駐文化企業,創建文化產業園區,加快產學研一體化進程,為文化成果進入市場營造好的政策環境。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適合的要素市場。基礎設施是實現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發展、互動的基礎條件,而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從某種程度上影響區域資源聚集能力。為此,需要加強能源、通信及運輸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勞動力、資本及文化等相關要素實現聚集,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多渠道籌措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另外,需要建立適合的要素市場。要打破行政對要素流動的束縛,使區域內的生產要素依托市場機制,實現自由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要素的科學分配。統一要素市場建設需要平衡人才、資金及勞務等多個方面,利于提高市場化建設效能,更利于實現文化產業集群和新型城鎮化的互動。
強化城鎮文化治理,提升文化產業集群運作水平。首先,應全面發揮文化在城鎮治理進程中的效能,注重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綜合性文化合力效能,鼓勵更多的人融入到文化產業集群發展中,激活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內生性動力。其次,應加強城鎮治理主體的協同性參與建設,借助機制創新與模式創新,使城鎮治理結構實現科學高效運作,實現欠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有序銜接。
(作者單位均為廣西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注: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變遷與重構:南嶺走廊少數民族傳統組織與鄉村治理研究”(項目編號:15YJC850001)和2013年校級基金項目“社會小組工作方法在解決流動兒童人際交往不良問題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校科社1307205)成果】
【參考文獻】
①代凱歌:《產業集群與新型城鎮化的互動關系分析》,《市場研究》,2013年第12期。
②官錫強:《推進產業集群和新型城鎮化的互動發展》,《廣西城鎮建設》,2015年第2期。
③何育靜、夏永祥:《南通地區城鎮化與產業集群互動發展研究》,《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責編/張蕾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