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各種意識形態之間的交鋒更為激烈和持久,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不僅需要全面評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環境,而且要注重傳播樣式的多樣化、保證傳播行為的個性化、傳播活動的大眾化以及傳播語言的通俗化。
【關鍵詞】“互聯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播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作為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已經推動了包括傳統通信業、傳媒業、廣告業、制造業、金融業等在內行業的轉型升級。在“互聯網+”時代,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巨大傳播力,世界各國意識形態之間的沖突與交鋒更直接、更激烈,互聯網已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輸出價值觀的重要工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任務變得異常艱巨。
互聯網平臺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貼近生活,更具親和力和號召力
傳播平臺的開放全面,傳播速度的高效快捷,易于提升傳播的影響力。“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播,將更加適應人們閑暇時間減少和趨于碎片化的特點,它能夠借助多種傳播平臺發布信息,相比傳統媒體更加便捷。在內容上,它不再采取單純“澆灌式”信息發布方式,而是以“根部滴灌”的方式,直達社會的神經末梢,進入每個公眾的信息瀏覽記錄里,它能夠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切合民眾對信息獲取的新要求。這種傳播高效快捷的優勢,將更加有利于在第一時間內占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輿論優勢地位,提升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傳播方式的個性多樣,易于增強傳播的感召力。與傳統傳播方式相比,利用互聯網進行傳播,將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和定制化。用戶可以自由選取瀏覽網頁的時間,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也可以自由地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憑借個人喜好關注公眾號、定制新聞信息等;此外,在傳播的方式上,互聯網傳播將不再拘泥于紙質文字,而是以集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為一體的,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公眾,從而大大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趣味性和感召力。
傳播過程的互動參與,易于增強傳播的吸引力。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拓展著信息傳播的自由空間,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實現,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在傳播。互聯網傳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賦予了受眾巨大的參與權和話語權,每個網民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受眾和傳播者,他可以通過論壇發帖跟帖、網絡視頻、空間留言、朋友圈評論轉發等方式,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與他人交流。這一優勢,將極大地提高用戶的參與性,促使人們主動認知、主動參與、主動接受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傳播效果。
此外,“互聯網+”時代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良好機遇。“互聯網+傳媒業”的深度融合,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和更巨大的發展空間,借助互聯網平臺,運用各種自媒體工具,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貼近生活,更具親和力和號召力。同時,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并且大力支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網絡陣地。各級黨政機關、各類黨報黨刊也在國家的號召下,紛紛建立了包括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在內的信息發布平臺,發布官方消息,宣傳主流價值觀念,既擴展了宣傳渠道,又加大了宣傳力度,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世界的大力傳播,帶來了新機遇。
互聯網的全面開放使價值觀領域的沖突和斗爭變得日益激烈
一是傳播過程不易控制,海量信息不易甄別。互聯網傳播的開放性、參與性和隱匿性能夠使公眾自由發表言論,但也因此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方面,受篇幅所限,碎片式的信息發布方式契合了現代社會發展需要,但也會因內容表達不完整等缺陷,引發公眾的誤會;另一方面,互聯網平臺低門檻、匿名的信息傳播方式,使得公眾操作起來更加隨心和自由。然而網民的素質不盡相同,一些消極、悲觀的言論更容易吸引公眾眼球,這導致一些公眾在面對所謂的“真相”時,常常會陷入到“群體性的狂歡”中,缺乏自身的理性判斷力,進而發生言論失控的現象,給傳播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不良影響。此外,海量的信息帶給公眾的是更加模糊不清的“現實”和難以甄別的“真實”,大量網絡垃圾因此產生,并不斷的腐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的“微環境”,嚴重影響意識形態安全。
二是西方國家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挑戰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獨立性;多元價值觀念,容易消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地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借助各種媒介工具,大肆宣揚西方價值觀念和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不斷挑戰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獨立性。同時,當今社會,多種思想交鋒,多元價值觀念共存,互聯網的全面開放和無門檻特征,也為思想觀念的共存與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空間,價值觀領域的沖突和斗爭變得日益激烈。中西方價值觀的沖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完善和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但隨著西方價值觀念的大力傳播,也會給社會公眾帶來思想和信仰上的混亂,容易消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
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注重傳播樣式的多樣化,保證傳播行為的個性化,大力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召力。總體來看,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傳播活動主要以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內向傳播四種樣式為基礎進行的。在“互聯網+”時代,注重綜合運用四種傳播樣式,才能形成由個人到社會、由個體到群體的有效傳播機制,這種相互交叉、縱橫深入的傳播方式,將更加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個層面、各個主體和客體間良好的接受與傳播,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傳播主陣地。此外,互聯網交往打破了以社會精英為主導的傳統媒介傳播方式,將以機構為元素的社會性傳播,改變為以個人為元素的社會性傳播。因此,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力,還需要根據傳播對象的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生活環境、工作經歷和思想狀況方面的差異,有針對性地提供滿足用戶個人需求的個性化優質服務,做到因人施化,因材施教。保證傳播行為的個性化,既能夠對海量信息進行有效甄別和提取,又能夠增加用戶的認同感,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感召力。
力求傳播活動的大眾化,堅持傳播語言的通俗化,牢牢掌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民化、通俗化,是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需要將其基本內容和基本內涵進一步生活化、具體化,針對傳播活動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等特點,借助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載體,運用人們容易理解、準確生動、可以信賴的語言,讓人們真正能“聽得到”“聽得進”。只有將通俗化貫穿于大眾化的始終,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與認同,牢牢掌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
(作者分別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社科部副教授;河北建筑工程學院辦公室秘書科科長)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2016年度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踐行實效性研究”(項目編號:HB16DD00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②吳潛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道德與文明》, 2007年第1期。
責編/孫娜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