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對中國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具有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蘊。五大發展理念的每一個方面,均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底色,其針對中國具體問題,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關鍵詞】發展理念 哲學意蘊 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B27 【文獻標識碼】A
五大發展理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解讀
創新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本質核心。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新陳代謝,是新事物不斷產生和舊事物的不斷滅亡,新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漸戰勝和取代舊事物的過程。要實現不斷的發展,那就需要不斷創新,讓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事物不斷取代不符合發展需要的事物。無論科技還是社會制度,均要不斷創新才能保持其活力。創新是歷史進步的動力、時代發展的推手。對當今中國來說,創新能力不足是經濟社會發展諸多矛盾的主要方面,亦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協調發展是事物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的具體體現。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現象和過程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現象和過程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系,任何事物、現象和過程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成分又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經濟社會發展同樣如此,社會發展的每個方面、每個領域之間,同樣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每一個方面都有著內在聯系。這就要求我們要用整體性的觀點、全面的觀點,來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關系,即處理好全局發展與局部發展、整體發展與個體發展的關系。提出協調發展,正是對這種事物之間聯系的觀點的堅持。
綠色發展是基于人與自然關系原理的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和人類社會產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特殊組成部分,但人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界的過程中超越自然界。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歷史,人與自然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勞動實踐是人對自然改造的根本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工具不斷改進和創新,人類生產力水平空前提高,在創造出愈加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同時,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遠遠超過了自然界維持生態平衡的限度。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其物質、能量、信息的循環,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現實的物質基礎。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五大發展理念中的綠色發展,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旨在解決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開放發展是適應生產關系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生產關系的范疇已不囿于一地、一國,生產關系中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均在全球的范圍內進行。如一架波音公司生產的飛機,其零配件生產分散于全世界很多個國家。大多數國家都不能實現所有生產資料的自給自足,比如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等。產品的分配和消費,也已經在全世界范圍進行。在當前的生產力水平下,唯有開放,才能實現高水平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開放發展理念的提出,是適應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應當前生產關系發展的必然要求,開放發展才能實現與世界各國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共享發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必然要求。社會發展的成果應由人民共享,這是無產階級政黨實現和鞏固執政地位的需要,也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所決定的。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觀點,是群眾觀點,具體包括: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尊重群眾、相信群眾,反對任何恩賜的觀點和包辦的做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這是共產黨的唯一宗旨,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任何階級政黨的根本標志;一切向群眾負責的觀點,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看成自己的根本利益,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的關系,關心人民福祉;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傾聽群眾呼聲,集中群眾智慧。因此,共享發展理念,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必然要求,體現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特征。
五大發展理念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性認識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世界的發展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規律的。所謂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它通過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顯現出來,體現了事物內在的根本性以及確定不移的趨勢。認識和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于我們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認識在實踐中產生。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同時實踐也是認識發展的基礎,對實踐經驗的不斷總結,可以促成認識的不斷提升。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在推動我國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科學總結,集中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具體實踐的經驗,是在充分認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的,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
五大發展理念是矛盾普遍原理的運用。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就是通過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五大發展理念是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全面而科學的認識,充分把握社會發展各個層次、各個領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的,旨在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發展主要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主要解決均衡發展的問題,綠色發展主要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矛盾問題,開放發展主要解決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主要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從認識向實踐的飛躍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事物間的普遍聯系原理。唯物辯證法觀點認為,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系和互相制約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也不例外。五大發展理念之間是有著因果聯系的有機統一整體,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體制機制的創新可以促進協調發展、開放發展,科學技術創新可以促進綠色發展,分配方式的創新可以促進共享發展。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可以引導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區域的協調、產業的協調發展還可以促進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環境保護的需要可以激發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和地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環保交流促進開放,讓群眾享受優美的環境。開放發展可以激發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引進先進技術促進環境改善,國際消費增加人民福祉。而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成果,將極大激發群眾的創新激情和開放的胸懷,共享教育發展成果,將為新興產業提供緊缺人才、促進環境保護等。
五大發展理念彰顯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推進社會發展進步過程中,之所以重視理論,乃是由于理論對于促進實踐具有重大指導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輝煌業績,充分體現了科學理論與實踐結合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體現了主觀能動性對事物發展的重要作用。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體現了由理性認識向實踐的飛躍,是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是科學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最新成果。五大發展理念是對于中國當下社會現實的一種認識,歸根到底是一種關于建設中國實踐的認識,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綱領性的指導作用,有利于引領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的轉變,充分彰顯了意識對于物質世界發展的能動作用。
(作者單位分別為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延安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①蘇亮乾:《習近平綠色發展理念的真善美意境》,《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
責編/賈娜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