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農村社會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正在不斷顯露,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突出問題主要有:在人才選拔上,一是選好書記難,二是配好班子難;在隊伍建設上,一是支部凝聚力不夠強,二是黨員先進性待提高;在開展活動上,組織活動較少,黨員參與積極性不夠;在制度建設上,一些規章、條例、辦法與基層實際差別較大,沒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的這些問題并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新情況,是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果。改革開放近40年來,農村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些地方基層黨組織領導農村工作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幾乎沒有與時俱進,仍鐘情于為民作主,習慣于發號施令,喜歡群眾圍繞自己“轉圈”。一旦到了“講話群眾不聽,許諾群眾不信,指揮群眾不動”的時候,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軟弱渙散,功能作用的衰退異變,主導地位的邊緣化便是遲早發生的事情。
過去在思維模式上有個老套路,叫“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認為一個村子能否實現農業繁榮、農民富裕、農村進步的目標,核心要素就在于必須有一個“能人”當村官。現實中也確有像江蘇華西村的吳仁寶、山西大寨村的郭鳳蓮、山東三元朱村的王樂義、浙江滕頭村的付企平、湖北省洪林村的葉昌保、堯治河村的孫開林等這些全國聞名的優秀村官。因此,經驗主義讓我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上,而忽視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多層面的制度體系對于人才的反作用。
但是,實踐也證明,這些優秀村官始終只是鳳毛麟角。村莊能否出現優秀村官,具有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性,希冀通過“伯樂”找到“千里馬”來給農村造福,常常只是一個良好愿望。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很難保證大批量優秀村官能夠像雨后春筍那樣破土而出。
本人認為,導致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領導農村工作中功能作用衰退的核心因素和根本緣由,不在于村級干部隊伍素質的優劣,而在于集體經濟力量的強弱。從理論上講,向農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神圣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實際操作中,對于一些微觀領域的公共服務與公益事業,國家也不可能全部“兜”起來,還得要由村級組織依靠集體經濟的力量自力更生。
當前一些農村的黨支部與村委會之所以能夠充分發揮功能作用,努力朝著“領導堅強有力、群眾生活富裕、村務管理民主、鄉風文明進步、公益服務完善、社會和諧穩定”的目標奮勇前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背后有強大的集體經濟作支撐。如果集體經濟缺失,村級黨組織幾乎沒有經濟手段去給農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遇到困難通常只得“等、靠、要”上級政府的支持方可解決。集體經濟空洞化的“短板”不補上,村干部的作用空間必然越來越小,村民自治制度發育將越來越難,村級“兩委”的執行力、戰斗力以及在廣大農民群眾心目中的向心力、凝聚力也自然隨之一落千丈。無論誰去當村官,“腰桿子”依然會硬不起來。
責編/溫祖俊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