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成長決定了國家未來的人力資源儲備,決定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領導干部上大學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更多地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把個人的成長發展跟黨和國家的事業結合起來,是行之有效的培養學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的好載體、好方式。自2015年7月中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聯合下發《關于領導干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來,各地高度重視,并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領導干部上講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形式的重要探索,取得了諸多成效。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開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是適時抓住重要時機,積極營造輿論氛圍。二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多種方式。三是積極組織協調,多方共同參與,建立長效機制。
就領導干部上講臺的實際效果而言,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首先,對于領導干部,促使其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作風。其次,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有效拓展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最后,對于大學生群體,切實培育了當代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人民立場。
領導干部上講臺要防止官話套話,照本宣科;要防止高談闊論,夸大成績
當政治實踐豐富的領導干部遇上思想活躍的青年學子,不僅是黨的干部教育的優良傳統,更是教學相長的思想碰撞。領導干部特別是省級領導干部上講臺作為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了領導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和教育資源優勢。但隨著當下新媒體技術的蓬勃興起、多樣化社會思潮的交融爭鋒、全面深化改革的矛盾凸顯,領導干部上講臺如何更好地承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任尤其是實踐育人重任,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針對性、實效性,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要防止官話套話,照本宣科,注意官方話語向課堂話語的切換。領導干部上講臺需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群體的特點,針對學生群體的理論與現實的需要,切中學生群體的關注點。話語對象即大學生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對社會的認知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學生群體的人生階段主要在校園,身邊的人或事集中在校園這一相對封閉的物理空間,其目標定位在于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而黨政領導干部則聚焦如何推動政策有效落實以及如何實現社會有效治理,社會實踐經驗比較豐富。因此,要注意把握青年學生心理特點,發揮好領導干部的政治實踐優勢。上講臺,落腳點在于“講”,但又決不是“念稿子”,而必須是順應新形勢的心靈交流。上講臺不同于作報告,不僅要傳遞豐富的信息,還要有符合新生一代接受習慣的上課技巧。如果講課的領導干部沒有獨到見解和“接地氣”的人生感悟,僅僅照本宣科地讀講稿、官話套話空話連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尷尬現狀恐怕難以得到實質改善。講授過程中,領導干部需要轉換“角色”,多用當下微媒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風趣新穎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啟發學生思考。領導干部上講臺,需要經過深入調研和篩選,比如通過問卷調查、在線互動等形式,提煉若干大學生關心的理論熱點和思想上存在的疑點等問題作為講授的重點。以問題來聚焦大學生的關注點,以問題切入來展開教學的內容,通過講問題,講清楚現象背后的理論。把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原理與現實問題有機聯系起來,使這些問題既與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又具有豐富的理論含量,激發青年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要防止高談闊論,夸大成績,回避現行政策或制度存在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深刻變革,思想領域形勢復雜。歷時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解決了發展的基礎性命題,即溫飽問題,而發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問題也日益凸顯。恩格斯指出,“社會主義是一個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變的。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因此,領導干部上講臺既要著眼于發展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實基礎,又要直面發展的現實問題,有效回應青年學生訴求和疑問,激活平等對話的可能,激發當代青年的責任意識。直面改革發展困惑,既要講成績,也要講問題。避免高談闊論,夸大成績,回避現行政策或制度存在的問題。現行領導干部上講臺,都注意到結合國家和本地區本部門發展的實際,宣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新變化,宣講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活動和重大改革措施。面對學生的理論與現實困惑,應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等問題,避免說教與作秀,這樣才能獲得認同感,有親和力。同時,領導干部上講臺可以形成倒逼機制,使領導干部的實踐經驗有一個思考提煉、總結提高的過程。
領導干部上講臺要防止講排場走過場,流于形式;要防止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少數領導干部下到基層,習慣于大車迎,小車送,前呼后擁,下到基層后也只是走過場,走形式,看看資料,喝喝茶,不實地查看,不與百姓交談,不聽百姓心聲。同樣,領導干部進高校上講臺,就是要樹立干部的“公仆”意識,正確對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不講排場,不流于形式,能夠用真心真情對待青年學生。真正讓學生把領導干部當成自己的老師。讓學生對自己滿意,讓學生愿意與自己心貼心,只有這樣,領導干部上講臺才能順應青年學生的期盼,才能贏得青年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在避免形式主義方面,領導干部上講臺作報告需要做到五個“不要”:不要講派頭,不要“一言堂”,不要“家長式”,不要打官腔,不要弄玄虛。“一言堂”“家長式”的課堂講授無法做到有效傳播政策理念,當代青年學生的一個心理特征就是追求心理平等,對話將有助于這種“平等”的可操作性。因此,基于理解和認同的社會共識的達成應該是第一位。筆者認為,避免說教的關鍵在于議題的選取以及講授語言藝術的養成,如何就某一問題實現長期深入討論,可以選擇現實議題比如房價問題、就業問題、經濟形勢等。
要防止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推動領導干部與專家團隊有效溝通。領導干部上講臺,需要以高校為依托和主體,聯系本省(區、市)組織、宣傳和教育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規律進行。既要有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解讀以及各地豐富實踐的介紹,也要有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闡發,切莫僅僅是政策宣講和經驗總結。領導干部應當從社會實踐的實際和需求出發,注重與高校課程教學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協作,事前與相關部門人員聯系溝通,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做好基礎工作。尤其是應注重搭建領導干部與專家團隊合作橋梁,將領導干部的實踐資源與高校專家的學術資源相結合。一方面,領導干部為高校理論教學和理論研究提供實踐資源,探究國家和區域發展問題;另一方面,學者給予專業點評和分析,以謀求與專家智囊合力破解地方發展瓶頸。
(作者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領導干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5年7月23日。
責編/肖晗題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