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既要抓住主體任務和目標,即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又要處理好一些重大關系,為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政策的落實掃除障礙,創設條件,鋪平道路。
【關鍵詞】改革開放 改革目標 人民群眾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多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這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十多年來我國推行的改革及其產生的重大作用的高度評價與肯定,也表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改革是否還要繼續堅持與推進的明確態度和堅定立場,對在新的形勢下在什么程度上、多大范圍內、以什么為動力、朝著什么方向繼續推進改革等重大問題的明確表態。
全面深化改革, 要解放思想、增強社會活力
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向全國人民乃至國際社會表明了我們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確態度和堅定立場,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質和任務就是“三個解放”。生產力隨著經濟社會、科技文教等的發展,一直處于一個向更高層次不斷上升的動態過程中,那么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就要根據形勢和條件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常抓不懈、持續更新,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更需要如此。因此,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內容和主要任務。另外,經濟社會能不能發展,黨的方針政策能不能落實,關鍵是人有沒有動力和積極性,整個社會有沒有活力,這是決定改革能不能順利推進、深入推行的關鍵。正是看到了人的重要性,即動力和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規劃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時,將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提升到與思想認識、改革核心任務同等重要的高度予以強調。這就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和實質,是確保全面深化改革目標落實到位的前提。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改革永遠只有進行時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段講話,既是對改革性質的重申,又是對三十多年來改革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與意義的肯定。現在,中國正處在國際整體經濟發展缺少活力、國內各種矛盾疊加迸發的階段,也即又一個事關中國命運抉擇的關鍵時期,如何突破這些矛盾與困難的重圍,使經濟社會發展再現活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的近期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中期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目標,就仍需要改革,而且是全面的、深化的、持續的改革。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外方代表時,就對社會各界、國際社會部分人持有的改革是否有個結束的時間表、改革是階段性的任務,還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國策等疑問提出了“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表態,這既給長期堅持改革、擁護改革、深切體會到改革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揮作用,擔心改革只是短期行為的改革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給那些只顧個人利益、小集團利益,在舉國上下推動改革的過程中因鉆了政策的空子等方式暴富起來,又因持續的改革最終要觸及他們的既得利益而想方設法阻撓改革,或者期望改革早點結束的投機者沉重一擊,也是對那些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只想守著“一畝三分地”或者在自己的崗位上沒有長遠規劃、沒有積極向上的動力和魄力,還想坐享其成的“懶漢們”的強力鞭策。
“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繁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我國的改革持續推行了三十多年,各種淺層次的矛盾都已經解決,各種表象的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障礙基本上都被掃除,“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我們現在已進入改革的深水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都是剩下的“難啃的硬骨頭”。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我國改革所處階段、面臨的艱巨任務、改革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與障礙的清醒認識與充分估計——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于三十多年前;有的牽涉復雜的部門利益,有的在思想認識上難以統一,有的要觸動一些人的“奶酪”;碰到的障礙肯定很多,遇到的困難肯定不少,面臨的矛盾肯定很尖銳,但是這也表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情況下要求我們共產黨人要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要做好有過人膽識、政治勇氣、聰明才智和堅定信念的心理準備和達到矛盾越大,問題越多,我們越要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政治要求;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發和凝聚社會創造力;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前景信心滿滿,對困難和問題估計相當充分又有不畏艱難的謀略與膽識、勇氣和自信,必定會帶領全國人民趟過深水、越過險灘,使我們正在大力推行的改革持續進行,使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寬廣坦途。
改革是有底線、有原則、有方向的,改革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改革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偉大革命,事關中華民族的命運,直接決定中國人民的福祉,是我們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決策,必須有正確的方向、立場和原則。三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始終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確定了改革的方向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更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是有底線、有原則、有方向的,這就是改革的內容、目標必須是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這個原則,就要堅決抵制、防范、反對一切將我國改革引向資本主義的企圖,就要明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所謂政治多元化、多黨制、三權分立那一套決不能搞。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目標明確,是行動順利而不偏離方向的保證。全面深化改革,既有朝著什么方向和目標進發的含義,也含有怎樣、以什么方式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含義。改革開放伊始,我們黨就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政策松綁、政策鼓勵、政策扶持等措施,在全社會掀起了萬眾齊發、百舸爭流、各顯神通的熱潮和場面,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但是,在每個人的自然力量和智慧釋放到極限,粗放發展的方式已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再想激發更大的活力、實現更高層次的目標就需要運用現代的理念、科學的管理和合力的作用,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適時地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目標,也就把改革要達到什么目標,通過什么方式達到這個目標,即是什么、怎么做這一馬克思主義提倡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認識和實踐相統一的兩個層面運用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中,這對我們下一步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問題把握得更準,對在實踐中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以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應,實現既定目標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同時要處理好一些重大關系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政策制定得再好,規劃做得再漂亮,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與擁護,那政策永遠只能停留在口頭,規劃也永遠只能局限于筆頭。我們的改革是一項長遠和宏達的偉大事業,不是部分人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還是需要緊密地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同樣,也是全面深化與深入推進改革的生力軍、主力軍。因此,在推行改革國策、制定改革政策時,必須堅持人民立場,樹立改革要依靠人民、改革是為了人民、改革成果必須讓人民享有的理念原則,給人民群眾以實實在在的利益,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的成果和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活力與潛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強大的力量。
“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改革是一項涵蓋面廣、涉及行業多、影響人數眾、時間持續久的偉大事業、系統工程,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既要抓住主體任務和目標,即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又要處理好一些重大關系,如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顧及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利益和訴求,準確把握各方利益的交匯點和結合點,取得各方滿意度的最大公約數,消除障礙,發揮合力作用,而不是各自為政、分散用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政策的落實掃除障礙,創設條件,鋪平道路。
“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每一個人,尤其各級領導干部立足自己的崗位,擔起自己應有的使命和責任,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作為改革的責任主體,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基本取向,強化責任擔當,堅決端正思想認識,堅持從改革大局出發,更加有效地抓好各項改革政策和制度的宣傳與落實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清改革形勢,盯準改革目標,卯足改革干勁,保持改革韌勁,加強思想引導,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鍥而不舍、堅韌不拔,提高改革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能力,扎扎實實地做好改革舉措的實施工作,并且要將每一項政策和舉措都落實到人、實施到位。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6年7月1日。
責編/潘麗莉 宋睿宸(見習)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