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少數族裔在當今能夠很好解決住房、上學、看病等民生問題,過上更好、更富裕、更充實的生活,是可望不可及。對于追求美國夢的移民,美國也變得越來越遙遠和陌生。
【關鍵詞】美國 少數族裔 “美國夢” 不平等
【中圖分類號】D73/77 【文獻標識碼】A
1931年美國歷史學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美國史詩》(The Epic of America)一書中創(chuàng)造了“美國夢”一詞,“一個國家的夢想——在這個夢想中,每個人根據其個人能力或成就,都有機會過上更好、更富裕、更充實的生活”。然后,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對于美國的少數族裔而言,“美國夢”已是可望而不可及。
美國少數族裔人口越來越多,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美國白人占總人口的63%,拉美裔、黑人、亞裔、土著印第安人等少數族裔占的比例是37%。美國12%的縣白人人口不足50%,全國1歲以下人口中,少數族裔比例已經超過50%,美國公立學校的主要生源是少數族裔。學者預計,2043年左右,美國白人人口將不足50%。
然而,從另一方面看,根據2013年的統(tǒng)計數據,白人家庭擁有全國財富總量的90%,拉美裔是2.3%、黑人是2.6%,剩余5.1%是其他少數族裔(如亞裔、土著印第安人、多族裔等)。2016年9月1日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企業(yè)中只有17.5%是少數族裔擁有。從政府人員構成看,美國自建國以來,共有43位總統(tǒng),但少數族裔總統(tǒng)也就只有奧巴馬一位,其余全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后裔。目前國會兩院中參議院94%、眾議院80%的成員是白人。所以,從財富和權力集中程度看,美國依舊是白色的美國,在白色的美國社會中,少數族裔要實現“美國夢”,困難還真不少。
居住問題:金融危機后,大量黑人因無力還貸而失去住房
房屋是民生中的首要問題,安居才能樂業(yè),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國夢的一部分。居住環(huán)境在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系到教育、就業(yè)、服務設施、鄰里、投資等各個方面。雖然20世紀60年代通過的三個民權法案,尤其是1968年的住宅法,使黑人在工作、受教育及政治參與權利之后,獲得了自由擇地而居的權利,但是長期以來,尋求能夠負擔得起、體面、安全、整潔的住房,一直是少數族裔,尤其是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以2008年金融危機后黑人房主的遭遇為例,房地產泡沫散盡后,留給黑人的是什么?根據相關數據,全國300個大都市,有4成的黑人社區(qū)房價低于2004年,而同樣地區(qū)的白人社區(qū)房價上升了2倍。亞特蘭大市是黑人的麥加,馬丁·路德·金的故鄉(xiāng),南迪卡爾布地處亞特蘭大市郊,是黑人中產階級、中上階級的社區(qū),家庭年收入都在6位數以上。但經歷金融危機后,這里的房價比2004年低了25%,無力償還房貸的人越來越多。當地居民認為,種族因素是造成當地樓市難以回暖的因素。
馬里蘭州的喬治王子縣是美國最富有的黑人縣,曾經是黑人美國夢的象征。21世紀初房價飆升,一百萬美元的房子比比皆是,但現在卻成為華盛頓地區(qū)房屋銀行收回率最高的地區(qū),該縣某社區(qū)1441座房屋中有723座被銀行收回,70萬美元的房屋現在僅值35萬美元。金融危機后,全國黑人自有房屋擁有率不到43%,黑人多年來追求自有住房的夢想成為烏有。
房屋在家庭財富中占據主要的位置,少數族裔所在社區(qū)房屋難以增值,主要還是種族主義在作祟,人們擇族而居的習慣難以改變。盡管在民調中可以聲稱不會因隔壁鄰居是黑人就會搬家,但在買房或租房的實際中,族裔絕對是主要的考慮因素。這種隱性種族歧視的結果是,經歷了金融危機后,14.2%的黑人背上了更多的房屋貸款,白人這個數字是5.5%。同樣是中產階級,黑人家庭資產縮水50%以上,白人家庭資產僅下降了14%。
教育不平等:少數族裔輸在起跑線上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不論出身,就會過上好的生活,這是美國夢的核心。但如今,少數族裔的上向流動通道狹窄,從一方面證實了這種夢想被極大扭曲了。有美國學者測算,出生在收入最底層五分之一的黑人孩子成年后,依舊生活在最底層。向上流動成功與否,原因很多,但教育公平絕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按照美國喬治敦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到2018年,美國的工作機會中有45%是要求有學士學位以上學歷,而現在僅有27%的黑人,26%的美國本土出生的拉美裔、14%的拉美裔移民有學士學位,絕大多數的黑人和拉美裔難以符合就職要求。
少數族裔之所以在受教育程度上落后,有種族主義的影響,也有政府政策的不當。19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宣布“隔離但平等”原則違憲,立即實行黑白合校,這就是著名的“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布朗案后學校的種族隔離失去了法律的保護,黑人獲得了與白人一樣的教育權利,但事實并不如此,白人用他們的腳表示了他們的抵抗。上世紀60-70年代后,美國很多地方出現了“白人逃離”(White Flight),白人紛紛離開城市前往郊區(qū),甚至遠郊,城市中心區(qū)或近郊成為黑人聚集地。例如白人警察槍殺黑人青年布朗的事發(fā)地弗格森鎮(zhèn),地處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郊外,1990年至2010年,黑人人口比例從25.1%上升到67.7%,白人從16454人下降到6206人。居住的種族隔離必定造成教育的種族隔離,弗格森與臨近的弗洛里桑特共享學區(qū),弗格森的學齡孩子當中黑人占78%,白人占17%,弗洛里桑特的學齡孩子中黑人占43%,白人占52%。但學區(qū)中78%的學生都是黑人孩子,68%的白人學齡孩子選擇到學區(qū)外上學。
在少數族裔集中的學區(qū),大量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分配的問題,如資金投入差距,教師資源分配、學校基礎設施條件不一,等等,由此造成他們與白人在學習成績上的差異。2014年4月12日死于警察暴行的巴爾的摩市黑人青年格雷就讀的卡弗職高坐落在該市的貧民區(qū),2014學年注冊的917名學生中,98%是黑人,1%是白人,該校79%的學生符合免費午餐或打折午餐標準。2014年73名學生參加“大學預修課程考試”(英文簡稱為AP考試,是大學錄取的重要依據,滿分為5分,3分以上為一般學校接受),只有一名學生成績?yōu)?分,之前沒有一個學生成績超過2分。
少數族裔在教育上遭受的種族歧視,使得他們在學業(yè)和心理都遭受了影響,在與白人的競爭中,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醫(yī)療不平等:少數族裔的健康狀況和接受的醫(yī)療都比白人差
建立全民醫(yī)療保障體系,一直是美國人的一個夢想。奧巴馬執(zhí)政后,極力推動醫(yī)保改革,把為美國全民提供“可以負擔得起”的醫(yī)療保險作為重要的政治遺產來打造。在美國,沒有醫(yī)保的群體主要是少數族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在65歲以下的人群中,28.3%拉美裔、15.6%黑人和7.2%亞裔沒有任何醫(yī)療保險,白人這個數字是8.7%。看得起病,對于少數族裔而言也是一個夢想。現在的情況是,從生至死,少數族裔的健康狀況和接受的醫(yī)療,都比白人差。
2014年美國的預期壽命是78.8歲,按照族裔群體分類的話,白人是78.8歲,黑人是75.2歲,黑人男性72.0歲。相比白人,黑人新生兒死亡率高2倍、拉美裔高30%。在一些慢性病發(fā)病率上黑人和拉美裔也高很多。如拉美裔相比白人,糖尿病高65%、艾滋病感染率高2.5倍、哮喘高2倍。黑人相比白人,糖尿病高60%、艾滋病感染率高9倍、哮喘高2倍。除了某些疾病與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外,種族間的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經濟不平等帶來的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的不平等,簡而言之,就是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致窮和因病返貧的現象在美國這個豐裕的國度里也是常見事。
前些日子在媒體上看到一則新聞,中國游客到美國旅游,孩子胳膊脫臼,為了復位,花了1767美元。美國看病貴,已是不爭的事實。看病和擁有房屋貌似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有兩項研究成果顯示了之間的關聯。2008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克里斯托弗·羅賓遜在其文章《患病就滾:房屋被銀行沒收拍賣的醫(yī)療原因》(Get Sick, Get Out: The Medical Causes of Home Mortgage Foreclosures)中認為,2007年美國約有150萬的人因為醫(yī)療原因失去了房屋,在受訪者中有49%的人認為以下原因導致了他們的房屋被銀行收走:生病或致殘(占30%)、醫(yī)療費用過高(占23%)、失去工作沒了保險(占27%)、照料生病的家人(占14%)等等。2014年耶魯大學學者達妮婭·E·基恩等人的研究成果《脆弱的健康和脆弱的財富》(Fragile health and fragile wealth: Mortgage strain among African American homeowners)通過對黑人中產階級和藍領工人房主的采訪,認為族裔之間健康的不平等,增加了他們房屋被沒收拍賣的風險,這些黑人房主都有生病或致殘的經歷,健康問題與抵押貸款的壓力交織在一起,使得黑人處于不利狀況。
除了看病貴,美國存在著嚴重的醫(yī)療質量不平等問題,少數族裔接受的醫(yī)療服務的質量相比白人差。美國衛(wèi)生和公共服務部的醫(yī)療服務研究與質量局研究認為,相對于白人,拉美裔和黑人接受的醫(yī)療服務在質量上要差40%,亞裔要差20%。
如何解決少數族裔看病難,制度保障是關鍵,但如何消除種族之間差異才是根本之道。
美國正在對移民關上大門
美國是移民之國,絕大多數人是移民或移民后裔,美國歷史學家奧斯卡·漢德林稱之為“美國移民造就了美國人民”。美國也曾聲稱,“我在金門之側,高舉明燈”,歡迎著“那些疲憊的人,窮困的人,蜷縮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人,在你們富饒的海岸邊遭到遺棄無家可歸、顛沛流離的人”。但面對當前來自中東的難民潮,美國表現出更多的是理智與冷漠。盡管奧巴馬政府承諾2016年接受1萬名敘利亞難民,但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難民實施嚴格審查規(guī)定的法案,30余州表示拒絕安置敘利亞難民,民調顯示,53%的民眾對敘利亞難民說不。相比已經接受了150萬難民的歐洲國家,美國的數字可謂微不足道,美國的鄰居加拿大接受的難民數量也是美國的3倍。
究其原因,首先是從國土安全考慮,盡管美國媒體、民間組織也曾提出“歐洲難民危機也是美國的問題”,但美國政府比較審慎,民眾更是擔心恐怖分子混跡其中。敘利亞內戰(zhàn)以來5年中,美國總共只接受了1541名難民。其次,美國國內非法移民問題已經使美國焦頭爛額。自上世紀末以來,美國飽受非法移民問題之困擾,由于金融危機、邊境安全加強等原因,奧巴馬當政時期,非法移民數量已經有所減少,但仍有1150萬人。接受更多的難民,無疑會成為壓垮美國移民體系的一根稻草。美國社會對非法移民的擔憂主要自來三個方面:其一,非法移民給美國社會帶來了經濟負擔,搶奪了本土居民的就業(yè)機會。其二,非法移民造成了文化分裂,使美國成為了兩種文化、兩種語言的國家,這種觀點以亨廷頓著作《我們是誰》為突出代表。其三,“9·11事件”后,非法移民問題與國土安全聯系在一起,很多人認為非法移民滋生恐怖主義。
美國先賢們在《獨立宣言》中指出,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都是不可剝奪的權利。《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在篇首宣布,要建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使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時至今日,少數族裔遠沒有享受到上述應有的權利,過上生而平等的日子。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參考文獻】
①Robin A. Cohen and Michael E. Martinez,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Early Release of Estimates From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2015 at http://www.cdc.gov/nchs/data/nhis/earlyrelease/insur201508.pdf.
②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 2015 National Healthcare Quality and Disparities Report and 5th Anniversary Update on the National Quality Strategy,”at http://www.ahrq.gov/research/findings/nhqrdr/nhqdr15/quality.html.
③U.S. Census Bureau, “Nearly 1 in 10 Businesses With Employees Are New, According to Inaugural Annual Survey of Entrepreneurs,” September 1, 2016 , at https://www.census.gov/newsroom/press-releases/2016/cb16-148.html.
④ “More black homeowners are underwater African Americans who bought homes in Prince George’s have watched their wealth vanish,” January 24, 2015, Washington Post.
責編/周素麗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