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以政策為先導,以文化產業化為路徑,以對燕趙傳統文化深入研究為基礎,創新燕趙傳統文化的傳承機制,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燕趙 傳統文化 傳承 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情懷。一個地區的文化則反映這一地區的精神風貌和氣韻。燕趙文化作為區域文化之一種,從時間跨度上不單是指古代文化,亦包括近代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逐漸被社會認同的文化;從空間跨度上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山東等省份區域。燕趙傳統文化也和所有傳統文化一樣,具有其時代的局限性和不斷完善的創新性。研究燕趙文化的傳承機制,目的是通過發掘燕趙文化中深具社會價值的因素,在與經濟、政治、社會融合過程中發揮其整合社會價值的功能。
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促進燕趙區域文化資源整合與傳承
京津冀地域毗鄰,燕趙傳統文化一脈相傳。京津冀協同發展對燕趙文化的傳承而言,就是破除濃厚的京畿意識帶來的盲目依附、單純服務意識,形成一種平等對話、合作、共贏意識與格局。就人才優勢而言,北京、天津高校云集,人才薈萃,要借助地處京津的優勢地緣,充分利用其人才資源;就信息、資源而言,京津更是最新文化信息與資訊的聚集地,燕趙地區可以采取和北京合資、合作的形式,整合文化資源,發揮合力作用,利用北京領跑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和資源,拉動燕趙文化產業的發展,打造燕趙文化創意產業的新模式和文化產品的新品牌,加強燕趙文化的傳承。
以政策為先導,引領燕趙傳統文化傳承
政府在文化軟實力的發揮上可以從頂層設計、政策制定、方向引導、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宏觀的指導和支持,讓文化傳承工作有章可循。
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政府在進行頂層設計時要從思想上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注重區域聯合,發揮文化資源集群發展的規模效應。以燕趙文化輻射區為依托,推動包括京津冀和山東、河南在內的跨地區聯合,發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產業群,促進聯動發展,發揮規模效應,樹立燕趙大文化觀念,力爭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資源,打造新的產業鏈,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政府決策要兼顧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尤其要有大局意識和長遠眼光,不可急功近利。政府對待這些歷史文化街區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而忽略社會效益。對古建筑的保護,不要僅僅倚重經濟指標而忽略潛在的文化力量,要有長遠規劃和保護意識,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作出決策。
政府要做好公共文化體系構建工作。以各市、縣的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單位為依托,做好傳統文化傳播工作。依托這些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宣講燕趙歷史,踐行燕趙文化。
開展好文化進社區活動。利用周末、節假日在社區活動室舉辦文化講壇、系列講座,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這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除政府大力扶持外,可創新思路以吸納社會資本的融入。
完善文化消費的政府扶持機制。首先,政府要明確引導培育民眾文化消費的責任意識。文化消費與經濟發展、消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但文化消費是可以引導、刺激的。鑒于此,政府部門就有對民眾文化消費予以恰當引導和培育的責任。其次,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以體現對文化消費的扶持力度。這種文化消費的扶持可以采取政府購買、文化組織承辦,將傳統文化講壇、戲曲、影視等文化消費活動送到社區和村鎮,讓群眾免費進行文化消費,在刺激消費的基礎上逐漸培植良好的文化環境。
完善政策及實施的實證研究。隨著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文化體制改革政策出臺與實施,要對政策的落地及效益進行跟蹤調查,依托調查反饋的數據,對其可行性、實際效益作出客觀評判并根據政策實施的實際情況進行適時地調整。同時,對領導的決策要進行監督和評價,對政府投資的績效要有評估。
以文化產業化為路徑,促進燕趙傳統文化傳承
文化與經濟融合已成為當今時代的趨勢,而文化產業化是推進傳統文化社會化進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有效途徑。隨著低碳經濟越來越受到重視,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低耗能產業,有著更大的發展前景。
以大眾傳媒為主陣地,發揮媒體的文化傳播功能。借助媒體力量,彰顯燕趙文化精髓的當代價值。在現實生活中發掘凸顯燕趙文化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著力打造,形成關注熱點,擴大其社會效應。
繁榮文藝創作,借助藝術精品弘揚燕趙文化精神。集中優勢資源,鼓勵文藝創作者深入生活、深入民間,創作出扎根燕趙大地、凝結濃郁燕趙地域文化、鮮活民俗風情的文藝精品。深入挖掘燕趙文化精髓,結合時代精神,發展動漫等文化產業,創作系列反映燕趙傳統文化的動漫等精品,讓藝術精品成為文化浸潤心靈的依托。
發展“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經過創意精心策劃,開發旅游線路,比如“跟著老電影去旅游”紅色旅游景點策劃使保定旅游火了一把的同時,也讓人們在旅游中受到了教育,提升了思想境界。
利用好“文化+互聯網”的平臺。當今時代是互聯網、數字信息時代,而傳統文化內容的厚重性、文化的內涵性決定了傳統文化傳承對他們無疑是個挑戰。所以注重利用信息網絡時代的微博、微信、微電影的文化傳播功能,注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素,使年輕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感染。
文化產業產品要有品牌意識和國際視野。對燕趙傳統文化傳播要有國際視野,積極探索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針對文化產業而言,就需要在創造文化產品時具有品牌意識和國際視野。要以深厚的文化為根基,捕捉敏感的時代因素,融入先進的技術手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強勁文化滲透力的文化品牌,贏得自己的文化地位和認可。
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培養文化產業應用型人才。高校可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員工向學生傳授實踐經驗,傳遞企業運作的相關信息,滲透市場需求,同時企業又可作為高校學生的實習基地,通過加強校企的深度合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合作共贏共同培養文化產業應用型人才。
以對傳統文化研究為基石,推進燕趙文化的傳承
加強燕趙傳統文化的本體研究。燕趙傳統文化作為文化資源,首先是有積淀的,并且從20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了對這種地方特色文化傳承方面的研究,但研究還不夠廣泛深入,仍需對燕趙文化本身進行大力挖掘,以更好地發揮其文化軟實力的作用。對此,需要政府牽頭,下大力氣,對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傳統文化進行全面普查。調動多種力量,采取多種模式來全面挖掘燕趙文化內涵。
加強燕趙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創新規律研究。除了研究燕趙傳統文化本身,還要研究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規律,探索有效的模式與傳播機制。其中重要的是要研究人的思想觀念的形成和變化規律,因為文化的傳播要依靠人,文化的傳承最終是為了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文化創新是在傳承的基礎上為適應新形勢、新時代的需要,兼容各家、各派文化的優秀成分和吸納外來文化先進部分而產生新的文化形態。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創新的規律。在燕趙文化傳承創新過程中應該謹記這一規律。
吸納民間力量充實文化傳承研究。對民間某一領域有獨到見解的文化高人予以特殊關懷和保護,推進文化研究向實質性目標邁進。對一些民間藝人以特殊津貼形式予以關懷,鼓勵其傳承技藝,同時幫助這些民間藝人運用市場理念來傳承民間藝術。
科研立項管理上的政策傾斜。在科研管理方面,國有科研管理部門包括市廳級、省級、國家級課題立項方面要對傳統文化傳承方面有價值的課題予以一定的關注,注重研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現實性和應用性、長遠性和滲透性,讓科研為文化強省建設注入活力。對于非官方的文化組織和社會機構,也要積極組織力量進行相關研究,以達到文化傳承的目的。
文化不僅是載體,更是本體,文化的傳承最終是為了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使燕趙傳統文化的精華融合時代精神,滲入血脈,成為指導人們行為的準則,成為人們內心皈依的溫暖精神,這便是我們的終極追求。
(作者為河北金融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科技廳自籌經費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燕趙傳統文化傳承的創新機制研究(15457528)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張蕾 蘇娜(見習)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