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高校堅持群眾路線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意味著更大程度的民主管理與公眾參與,這對復雜社會條件下管理改進與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具有積極意義。對依賴行政化力量以及實用主義的批判,對公共管理學思想的汲取,以及對決策過程的重新認識,匯聚于群眾路線長效機制研究本身,旨在通過管理學理論推進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長效機制的建設。
【關鍵詞】群眾路線 決策 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D252 【文獻標識碼】A
群眾路線核心立場的堅持,關鍵在于黨員領導干部群眾工作領導力的提升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群眾核心立場彰顯了群眾路線唯物史觀的歷史底蘊。群眾核心立場的堅持,其關鍵在黨員領導干部,需要黨員領導干部提升人格力量,率先垂范。在這一知行合一的過程中,既有理想情懷、精神層面的素養要求,又有科學執政、技術層面的能力要求。
在研究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的問題上,一方面,將研究視角聚焦于黨員領導干部,這本身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符合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黨員領導干部本身就是創造歷史動力的人民群眾中的一員,群眾觀點也應該成為黨員領導干部主動選擇的價值取向與實踐取向。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對認識層面的不斷改造,現代管理學理論其背后的哲學之基越發明晰,即越來越將價值基點放在個人身上而非組織上,這與系統體現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群眾路線在理論上形成了高度契合。將研究視角聚焦于黨員領導干部,聚焦于黨員領導干部群眾工作領導力的提升,在意識形態方面強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必然意味著在管理層面更大程度的民主管理與公共參與。這種“更大程度的民主管理與公共參與”,需要在技術層面強調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群眾工作領導力。
群眾工作領導力提升與踐行群眾路線的關系:聚焦黨員領導干部決策能力提升是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重要的制度性安排
群眾路線核心立場的堅持,關鍵在黨員領導干部。理念層面群眾路線核心立場的確立并不必然意味著技術層面群眾路線機制的實現。如何構建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其研究思路之一,是聚焦于黨員領導干部群眾工作領導力提升。而什么又是群眾工作領導力提升的關鍵。毛澤東認為,所謂領導關鍵在于做決策、用干部。如果將如何用干部也視作一種決策,那么領導的關鍵就應該清晰并直接的指向決策能力上來。毛澤東的上述論斷在今天看來仍然不失為經典,可以得到現代管理學理論的支持。決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務,“安東尼結構”(Anthony Structure)把經營管理分成三個層次:戰略規劃層、戰術計劃層和運行管理層。根據該理論,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應該聚焦于戰略或戰術層面的決策事務,是否具備科學決策能力是評價一位管理者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基于管理學理論,決策能力提升是高校黨員領導干部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路徑。
高校黨建意識形態工作與行政管理工作高度捆綁,并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制度安排下得以 強化。如何處理好上述兩項工作的科學關系,關乎高校治理的有效性?;诟咝|h員領導干部的主體視角,從黨建工作來看,治理供給的有效性來源于群眾路線落實的工作機制,從行政工作來看,治理供給的有效性來源于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從另一個視角看,上述兩項工作基于“主體一致性”,可以通過黨員領導干部主體作用的發揮,在具體工作層面找著符合黨務工作和行政工作“共同要求”的“接觸點”。從“觸點理論”出發,就可以通過研究黨員領導干部決策能力提升的機制(機制A)來構建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機制(機制B),借助管理學理論構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長效機制。
以決策能力提升促進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工作的獨特機制
決策是管理者識別并解決問題以及利用機會的過程①。如何提升決策能力,并通過決策能力提升實現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的價值功能,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論證。
決策的合法性來源與把握群眾路線觀點的準確性。在決策過程中,應該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做正確的決策。如何找出決策的邊界條件,也就是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這指向“決策合法性的來源”,這是決策過程中最難的一個環節。一項不符合邊界條件的決策肯定是無效的,在決策過程中,“價值判斷”和“邊界條件”是邏輯上的第一步,其次才是“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也就是說應該先有“正確的”,然后才有“正確的折中”②。決策的正確性取決于決策者的政績觀,直接反映決策者對政績總體的看法和認知,反映決策者的價值取向與判斷。善的決策必然著眼于宏觀,強調統籌兼顧、平衡各方利益。敷衍了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胡亂作為等管理亂象,其實質都是沒有樹立群眾路線的立場。同時,如果決策者過分關注決策能否被接受,過分強調“調和”,甚至突破了決策的規范和邊界條件,那么這種錯誤的“折中”將使決策失去合法性。
強調“價值判斷”的正確性,就必然要求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堅持群眾立場,越是宏觀性的決策越是要強調站穩群眾路線的立場;反之,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決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就把握住了群眾觀點的準確性,進而也就實現了黨員領導干部在思考決策合法性的時候必然將之引導到堅持群眾路線的立場上來的機制關聯。
此外,要特別重視“前決策”的兩個階段:議程設定和政策提議構思,解決“什么問題才是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F實的困境在于,決策者過分強調“找出答案”,而忽視應該如何提出問題。即便能夠提出問題,也是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沒有經過充分調研的碎片化結論,體現為對群眾實際生活的隔離與漠然。而對于什么才是急群眾之所想的問題,其根本方法還是強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強調從人民群眾的利益角度出發思考和處理問題。
目前高校所普遍存在的錯位發展,其主要問題可以歸結為高校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價值排序中發生偏差,高校也開始了艱難的自我糾偏歷程。面對工作職能不斷拓展與工作資源稀缺有限的矛盾,面對人才培養成效難以準確及時客觀評估的困難,如何對高校的工作進行價值排序,這其實也是高校主政者政績觀的體現。同樣,上述的“價值排序”可以在群眾立場的堅持和踐行中找到答案,在基于學生群體這個特定群眾的立場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的反思中得到答案。需進一步說明的是,高校決策者尤其要增強風險意識,善于用系統、辯證的眼光分析看待問題,不應該以效率為唯一導向,在決策時必須兼顧考慮政治性問題。
決策的可行性來源與把握群眾路線觀點的廣泛性。在決策過程中,要重視調查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群眾意愿。調查研究工作,歷來為我黨所重視并強調。調查研究其精神實質是要求深入群眾,堅持實事求是,這也是轉變工作作風的重要手段。決策方案要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這是決策過程中最費時的一步。這也是“決策”與“意愿”的區別。這指向“決策可行性的來源”。若要化決策為行動,首先必須明確無誤地回答下面幾個問題:誰應該了解這項決策?應該采取什么行動?誰采取行動?這些行動應如何進行,才能使執行的人有所遵循?③執行效果差的決策,在現實中淪為一種被各方普遍漠視的“宣告式管理”。背后所體現出的“自以為是的傲慢”與“決策立場的虛弱”均源于對于群眾路線的背離。
如果將決策的過程視作是一個系統的話,整個調查研究的工作可以歸納為信息收集系統,作為決策系統的子系統。高校作為知識密集場所,在為社會保存知識、傳播知識、創造知識的同時,其決策的失效卻往往又歸因于“知識”,更準確地說是源于理性主義的“知識—權力”結構,源自對技術權威的無條件信任以及對精英(理性人的代表)知識和道德優勢的依賴。④一旦上述技術權威通過組織授權的形式與行政化的力量進行捆綁,那必然會產生一種野蠻生長的“任性之力”,在實現某些治理功能的同時,蘊含巨大的自我否定的邏輯,產生一種“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狀態⑤。這種狀態在結果層面又會引發對“民主管理”的進一步傷害。
進一步講,行政化的力量是一種趨向“簡單化”的力量。這種力量試圖通過一個“過濾器”將復雜性過濾到可管理的程度。經由“過濾”出來的事實有五個特征:是決策者感興趣的實用主義事實,是成文的文件事實,是靜態的事實,是集合的事實,是用平均值來表現的標準化的事實。反過來說,這種“過濾”的過程也排除了與上述五個特征相左的事實。這種“過濾”與“排除”本質上是一種“對決策信息分類上的壟斷”⑥,進而導致決策的可行性來源缺失。實際上,好的決策對精英或專家的知識和道德優勢的依賴不像想象那樣大。決策者應該尊重來自于人民群眾的力量,注重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汲取力量。黨員領導干部如果能實現從“專家本位”到“群眾本位”的轉變,也就把握住了群眾觀點的廣泛性,進而也就實現了黨員領導干部在思考決策可行性的時候必然將之引導到堅持群眾路線的立場上來的機制關聯。
如何避免過度運用行政化的力量推進決策的有效解決思路,可以嘗試通過設立“黨代表常任制”的方式,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發揮代表在任期內的經常性作用,盡可能地使“立法權”與“行政權”相剝離,保證黨委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通過“民主管理”激發群眾路線觀點的內在效能。在決策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注重依法決策。高校生活和大學生生活有其自身生動性,而這種生動性的體現,來自于在群眾路線指引下的“充權于民”,進而“取智于民”。高校民主管理的有效性依賴于《大學章程》的確立、高校主政者的誠意、充分的信息公開、制度化的決策規則、理性克制的討論、及時的回應機制與工群團組織的作用發揮。
教育領域政策敏感性強,利益相關者維權意識強,大學管理透明度高,這些特點都決定了高校在做重大決策時必須慎之又慎。高校的政策制定應該如何保證連貫性?高校的政策制定應該如何考慮溯及力的問題?對于有些政策的修訂會不會導致今后管理工作的“自我失衡”?大學的政策背后是否能夠傳遞大學應有的精神和價值導向?這些都是高校在重大決策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而事實上,民主管理的參與機制不僅是群眾路線得以確立的重要配套機制,這種民主管理還有利于提升群眾的效能感,啟蒙、保持群眾對社會治理、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與社會責任感,實現“群眾”向“公民”的轉變。
善的決策應該是可以對外輸出大學價值觀的決策。高校最高決策機構應該盡量避免在決策過程中組織的整體利益被部門利益“俘獲”。高校的職能性部門組織化程度高,在資源、技術、信息等方面均具有強大實力,如前文所述,專業性力量與行政性力量高度捆綁后,會使得重要決策過程中,由某個職能部門主導決策過程和結果,這樣的決策可能會因“俘獲理論”⑦而與大學本應堅持的固有價值相背離。高校強調民主管理可以最大可能避免因“實用主義”的傾向而放棄價值原則。
通過“政策學習”鞏固群眾路線觀點的穩定發展。決策看似是一個直線展開的過程,實質應該是一個“回環”。每一個階段上所碰到的障礙,都可以引發對前面階段的反思,構成一種不斷的往復循環。直線展開的進程模型引導我們更看重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控制,而回環解釋更強調“政策學習”⑧。這種基于批判視角而引發的對于決策重新思考的學習過程,其實質是一種“反思”,重新思考管理層、專家與管理對象在決策過程中的相互關系,甚至以一種“哥白尼式倒轉”重新安排他們之間的關系⑨。對于這三者關系的重新安排仍然可以從群眾路線中找到答案。另一方面,這種“政策學習”的過程,本身就包含方法論上的爭論與批判,進而引發意識形態的歸宿必然在于唯物主義歷史觀,在于對人主體價值的重視,在于群眾路線觀點的確立。
在這一“政策學習”過程中,黨內應該建立系統的基層領導干部輪訓制度,克服現有教育模式呈現碎片化以及對于價值觀傳導顯性忽視的弊端。同時黨內應該向企業管理學習,重視內部講師隊伍建設,讓領導者成長為教導者。建立了內部講師制度,其實就是建立了知識管理體系⑩,可以最大化地避免組織核心價值觀的稀釋,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起到較好的激勵作用,更好地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在這個維度,輪訓制度和內部講師制度雖然是作為配套制度在回答如何提升決策能力完善群眾路線的機制層面而提出,同時,其核心的價值還在于通過這樣的培訓安排,可以增強政黨的組織結構,“通過結構化的決策程序去強化黨內工作的結構化”,在基于互聯網技術由此引發的“去中心化”時代,這樣的政治功能顯得尤為有價值。
結論:研究思路及其意義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治觀中的首要觀點,是唯物史觀的核心立場。強調群眾觀點的立場,也就意味著更大程度的民主管理與公眾參與,這彰顯了群眾觀點對于復雜社會條件下管理改進與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意義。但“更大程度的民主管理與公眾參與”如何被激活,從“應然狀態”走向“實然狀態”,這需要在機制層面作出系統安排。
筆者認為,群眾路線立場的堅持,關鍵在黨員領導干部,黨員領導干部群眾工作領導力的提升,關鍵在科學決策的能力。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具體科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對“決策”過程的還原,不難發現,“群眾路線”可以起到“脊柱的作用”牽引起整個決策過程;而管理學視角下決策科學,在依附于“脊柱”生長的同時反過來成為有助于維持“脊柱”穩定性的力量。文章聚焦領導干部決策能力提升作為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制度性安排,希望通過研究現代管理學理論下的決策科學化機制,去推進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的研究,由此進一步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如何通過具體科學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的。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
【注釋】
①此處引用Lewis Goodman and Fand對于決策的定義。
②③[美]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第130頁,第131頁。
④[英]克里斯·胡德:《國家的藝術:文化、修辭與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40頁。
⑤[美]羅伯特·C·埃里克森:《無需法律的秩序—鄰人如何解決糾紛》,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354頁。
⑥⑧⑨郭魏青:《中國公共政策分析2006年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287~288頁,第295頁,第291頁。
⑦王錫鋅:“中國行政執法困境的個案解讀”,《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第43頁。
⑩李海燕:“做好培訓從選拔內部老師開始”,《中外管理》,2012年第2期,第75頁。
責編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