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農村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其中的農村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文化傳承著淳樸與仁厚的精神理念,但我國的農村文化在建設過程中遭遇城市文化沖擊、文化資源分配不均等情況,因此,必須尋找鄉村社會內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間的最優配置和整合,加強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優化建構,為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做出努力。
【關鍵詞】鄉村文化 價值 構建路徑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鄉村文化是在農業社會的基礎上形成的,農業的生產方式也決定了鄉村文化的特質。鄉村文化傳承著淳樸與仁厚的精神理念。農業生產較為依賴自然條件,這也就決定了農村文化更為崇拜和親近自然,懂得對自然的感恩,善于借助自然規律去體悟人生之道,例如“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就被用來表達子女對于父母的孝順與感恩。在與人相處上,鄉村文化堅守“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道德觀。鄉村文化代表的是中國農業勞動者特有的情懷和氣質,它既有著與人為善、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的傳統美德,也有著共同守望、自強不息的精神氣魄。
研究鄉村文化價值的意義
有助于強化社會主義文化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要堅持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價值指引。在農村的文化建設中,以人為本就是要求要把農民作為新文化建設的主體,通過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的物質文化需求來提高農民素質,而農民素質主要包括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以及文化素質等。
要提高農民素質,首先必須滿足農民的基本物質需求,這樣才能夠使得人們有著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精神的發展與自身的提高。而要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就要重視農民個體的發展水平與能力的提高。
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協調農民自身與外界環境的和諧關系,協調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要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僅要滿足人的現實價值追求,還要促進人的理想價值的實現。因為人的發展實際上是在人與外界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實現的,人在發揮自身力量去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之時,也是改變自身能力、發展自我的過程。在這一發展的過程中,人離不開精神與價值觀的指引。因此研究農村文化建設,能夠強化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以集體主義等為核心觀念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提供規范新農村經濟建設的道德論證。市場經濟的巨大活力在于其能夠激發市場主體的競爭力。為了獲得最大利益,市場主體積極提高勞動效率,爭取資源配置優化,這最終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但與此同時,市場機制本身存在著自身的局限性,這使得其許多市場主體為了追逐利益而不擇手段,造成社會道德滑坡。
而在我國農村農民有著濃厚的小農經濟思想,他們對于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是十分陌生的,傳統的保守觀念使之在市場經濟中更容易利令智昏,造成誠信喪失,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農村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并不只是盲目的追求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的富足,而是要求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同樣能夠獲得進步。如果以犧牲人的道德底線和社會文化秩序來獲得經濟的發展,那便違背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大力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從而保證其道德發展。
有助于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2005年,在中共中央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我國對鄉村文化的建設進行了系統性的描述。沒有農村發展的國家不是完整的現代化國家,缺乏農村文化的國家也不能稱之為文明的國家,因此進行農村文化建設對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等都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一直把農村文化建設放在了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在建設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未來農村文化發展的多樣性與可能性,并且認識到農村文化與城市文化之間存在的不同思維性,使農村文化在其原有的基礎上迸發新的活力。
我國鄉村文化建設現狀
城市化文化的沖擊。社會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城市化,并創造了城市文化。城市的多元主體使得城市文化具有極大的自由性與包容性,但同時城市物質的充盈也使得城市文化中充斥著消費主義、金錢主義等理念。在當今的社會文化體系中,城市文化占據著中心和主流位置,鄉村文化則處于一種邊緣和非主流的位置。而且由于物質、經濟發展的不平等性,也使得城市文化有著一種優于鄉村文化的先天優越感,這就使得城市文化在于農村文化的交流對峙之中,城市文化總是處于一種強勢地位,并向鄉村文化傳遞其觀念和行為方式,這種沖擊使得農村文化原本的形態遭受破壞并失去了自身的歸屬。
城鄉文化資源配置不合理與農民文化需求之間的巨大反差。第一,鄉村公共文化供給的經費投入與城市相比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由于我國先城市后農村的發展策略,使得我國的文化資源投入處于不平衡狀態。據有關部門統計,2009年,我國用在城市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占全國文化事業投入的七成之多,而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則不到三成,城市人均文化事業投入經費為33.27元,而農村的人均文化事業投入經費僅有12.1元。國家公共財政經費在農村文化事業投入的不足,使得農村的文化硬件設施落后,許多農村文化館和文化站因為經費不足而關閉,而且還在投入使用的文化設施也是陳舊落后,這使得農村的文化活動難以開展。
第二,鄉村公共文化供給過程中缺少文化精英。鄉村文化精英主要是指在鄉村中社會中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并善于在實踐活動中利用各種資源來獲得權威認可。具體來說,這些鄉村文化精英能夠利用個體的文化素質和掌握的資源,給村民以文化幫助或扶持,從而成為農村社會的模范和榜樣,獲得認可。20世紀80年代,我國政府將一些鄉村文化站人員錄用為國家干部,這就提高了他們的工作熱情,使其積極為農村農民獻上文化大餐。他們就是那個年代的鄉村文化精英。近年來,由于社會的發展、市場化的推行等原因,這些民間團體的演出越來越少,加之城市文化、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鄉村自身文化不堪一擊,這也打擊了鄉村文化精英的積極性與熱情,許多鄉村文化精英甚至逃離農村,加之資金上的困難,使得鄉村文化的發展陷入困境。
第三,鄉村公共文化供給的體制與機制的缺失。雖然我國制定了新農村的發展策略,對于農村建設進行了整體的部署與規劃,但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上還缺乏整體的文化供給機制。目前,一些相關法規還在醞釀之中,即使已經出臺的一些政策,也缺乏具體可行的實踐細則。而在管理體制上,政府自身定位不清,既擔任著管理者角色,又承擔著經營者的任務,這使其經常在工作中發生錯位或是越位等現象。在管理上,國家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收益以及從事人員都有著統一的規定,這使得整個鄉村公共文化機制缺乏競爭力,而且這些文化部門也沒有內在的動力,因而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上便存在著積極性不高和服務質量不高的情況。在機構設置上,一些地方文化機構在縣鄉上存在著不規范和不對口的問題,而且在管理上,存在著黨委和政府多頭管理的問題,這也使得許多文化建設管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這種建設機制的不完善,使得農村農民感受不到鄉村文化建設的氣氛,因而也就沒有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鄉村道德規則的碎片化與認同危機。傳統的中國農村有著濃厚的血親、血緣觀念,因而其有著強烈的倫理意識,可以說中國的傳統鄉村社會是“倫理本位”的社會。但隨著西方文明的入侵以及社會工業化的發展,破壞了鄉村原有的聯結方式,改變了農村的生產方式,這也帶動了農村社會結構、社會關系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工業社會以及現代化使得農民的日常生產活動更加市場化、商品化和社會化。這些變化尤其是生產方式上的變化影響著農民的心態與人格的形成,沖擊著農民原有的道德倫理觀念,使得人們的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原本的道德規則則向邊緣化和碎片化方向發展,這也造成了生活在其中的農民發生了認同危機。
鄉村文化機制建設的策略
鄉村文化本就是在鄉村環境中產生,由從事農業活動的人所創造,它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并且通過人們的生產生活而有所反映。因此,鄉村文化的價值重建也必然要以現代農村生產和生活為基礎,這是鄉村文化的根本。建立在一定生產生活方式之上的鄉村文化才是有根之木、有泉之水,才能長盛不衰。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發展農業現代化,做好鄉村文化價值重建的物質保障工作。農業現代化是農村農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農業現代化并不是狹義的指農業技術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業發展產業化、管理現代化以及農民自身的現代化。無論是傳統農業還是現代農業,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第一目的便是滿足自身生產發展的需要。因此,農業現代化首要的目的也是滿足農村農民的物質需求,使得人們有精力去從事鄉村文化建設,為農村文化價值的重建打下物質基礎。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能夠把農民從傳統的較為繁重的農業勞作中解放出來,而且通過農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能夠較好的培養農村的公共意識形態,培養農民合作與發展的意識,為鄉村文化的價值重建打下精神基礎。
農業現代化建設也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早期的農業現代化主要表現為機械化、化學化以及水利化,主要是通過機械機器的使用來減輕人力的投入,讓農村生產更為方便快速,而化學化則主要是通過化肥農藥等化學產品來提高農業產量等,而現在的農業現代化則講究信息化、產業化以及生物化,主要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與資源的流通,用生物技術在不傷害農業環境的前提下來提高產量,用產業化模式來管理農業生產。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我國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每年我國都要根據農村發展的狀況,不斷提出農業現代化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推進和深入農業現代化發展。
營造良好的鄉村公共空間,修復鄉村社區的凝聚力。與私人空間不同,公共空間是供給人們共同使用的一種空間。生活在一定的社區范圍內,人們就能參與和使用這個社區的公共空間,它為生活在同一社區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和溝通的場所。而鄉村公共空間,也就是供鄉村人民互相交流和溝通的公共領域。從人文意義上來說,一定的鄉村公共空間能夠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使之加深對于一個集體的認同。
而在目前我國的鄉村建設之中,與農村經濟發展相比,鄉村空間并沒有一些相配套的發展,大量農民外出打工,使得農村并沒有一定的公共空間的建設與組織,這也使得農民之間的聯系與交流減弱,很少去共同參與鄉村事務,也沒有集體的凝聚力,缺乏團結思想。這也造成許多好的鄉村發展規劃得不到農民的支持與配合,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鄉村現代化建設,因此要進行鄉村文化建設,還必須營造良好的農村公共空間。
進行文化民生建設,落實農民精神福利。目前,我國進行的農村現代化建設,除了要提高農村的物質生活水平外,還要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就必須進行農村文化建設。進行文化建設能夠提高農民生活的幸福感,這也可以說是人類努力奮斗的一個目標。公眾幸福感的強烈與否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和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鄉村文化建設的重點也在于提高農民的幸福感,進行文化建設,注重農民精神層面的福利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提高農民收入,減少農民工作強度是提高農民幸福感的物質手段,而讓農民在自己的農村社區中尋找的歸屬感,并對未來的農村發展充滿期待和信心,這是增強農民生活幸福感的精神手段,要想讓農民對農村有著自發、自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必須進行鄉村文化建設,圍繞農民的精神需求,組織文化活動,讓農民享受到建設發展的成果。建設農村文化應該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一是公平性原則,即所有的農村成員都有權利享受文化活動或是文化產品,同時每個成員也都有參與組織文化活動的權利,在文化活動中,不因農民的財富、職務或是聲望等因素而遭遇差別對待。
二是公益性原則,即每一位農村成員都能享受到免費的文化服務,相關文化活動的組織者不應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
三是便民性原則,農村文化建設是要為農民服務的,因此要根據農民的需求、愛好來進行文化建設活動,使文化活動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接近和親近農民,符合他們的實際生活和理解水平。
四是基本性原則,目前的農村文化建設還處于基礎性階段,首先就是要滿足農民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行較為基礎的文化設施建設,改善文化服務的環境和條件。在農村的文化建設中,政府必須起到主導和引導的作用,更多地開發適合農村農民的文化產品,更多地組織貼近農民情感的文化活動,同時也要在財政上更加支持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各類企業組織也應該積極參與到以工帶農、城市帶動鄉村的建設之中來。這些企業不僅是要帶動農村的經濟建設,還可以通過組織文化活動下鄉來帶動農村的文化建設。與此同時,政府也要鼓勵農民組成民間文化組織,積極參與農村文化建設,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
由于鄉村文化價值重建還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中涉及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民生活方式的完善與進步,關涉物質文明、社會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因此,必須尋找鄉村社會內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間的最優配置和整合,加強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優化建構,來不斷提高農村農民幸福生活指數,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作出努力。
(作者為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研究—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視域”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2YJA710024)
責編 /豐家衛(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