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腐敗問題密集表態,有案必查,形成了持續反腐的高壓態勢。如今,“不敢腐”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廉政建設也已經成為“四個全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黨的廉政建設凸顯了理論建設嚴謹、制度建設嚴密、作風建設嚴格、組織建設嚴肅的“四嚴”特點,對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理論建設 制度建設 作風建設 組織建設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識碼】A
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的特點
理論建設體現嚴謹。康德曾言:“凡是在理論上正確的,在實踐上也必定有效”。若想在實踐中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就必須有一套嚴謹正確的反腐理論作指導。
第一,反腐理念在宏觀上的科學性,即其與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黨建要求是一脈相承的。一方面,黨的馬克思主義階級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求其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我們黨區別于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顯著標志①。腐敗現象傷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也背離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十八大以來,中央高調倡廉、高壓反腐的態度,反映了其踐行黨的宗旨,保持黨的純潔,堅決服務人民的特質。另一方面,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的幾個突出理念,集中反映了以“兩個務必”、“三個代表”、“四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黨建要求。可以說,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與黨的宗旨和黨建要求是一脈相承的,具有理論根基的科學性。
第二,反腐手段在微觀上的穩妥性。“標本兼治,治標先行”和“糾‘四風’,正社風”是開展反腐的兩大切入點。其中“標本兼治,治標先行”是關于反腐倡廉理論上對原先“三個更加注重”理念(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②)的修正,這一修正更加適應了當前的反腐倡廉需要,也巧妙解答了當前反腐倡廉工作中所存在的治標和治本的順序問題,即“當前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③,為其他反腐舉措的推行爭取民眾支持。另外,以解決“四風”問題為突破口、阻力小、收效快,能循序漸進地展開“拍蒼蠅”、“打老虎”,做到潤物細無聲。穩妥的反腐方法論使得當前反腐的每一步更加謹慎扎實,避免了疾風暴雨式反腐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三,反腐過程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一方面,在反腐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實際上就是對重點論和兩點論的有機統一。“打老虎”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老虎”時常是“蒼蠅”的保護傘,甚至是腐敗現象的禍首。通過對大案要案和高層高官腐敗案的查處,對熱衷于不正之風的小腐敗者起到了震懾作用④,從而抓住了當前反腐工作的重點;“老虎”、“蒼蠅”是腐敗利益鏈的兩端,強調既懲治“老虎”式的大腐敗,又要打擊“蒼蠅”式的小腐敗,則是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又體現了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蒼蠅”數量很多,對國家和社會的蠶食不亞于“老虎”的鯨吞,如果任其發展,“蒼蠅”勢必成“虎”。所以,當前反腐在量變質變的哲學關系中,又發展出了要抓早抓小,有病就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⑤的反腐理念。
第四,十八大以來,廉政建設理論的構建是對中國特色反腐倡廉理論體系繼承和發展的統一。在領導全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初步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⑥,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反腐倡廉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內容:強調戰略地位,認清反腐形勢;筑牢思想防線,開展廉政教育;加強權力制約,完善監督機制;堅持防治結合,推進法治建設;深挖腐敗行為,嚴懲害群之馬;服務經濟建設,提供政治保障。而中央高調反腐,保持高壓態勢就是對“強調戰略地位,認清反腐形勢”的繼承和發展。糾“四風”、出臺八項規定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對“筑牢思想防線、開展廉政教育”的繼承和發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對“加強權力制約,完善監督機制”的繼承和發展。建立健全約談制度;不斷完善反腐倡廉黨內法規,是對“堅持防治結合,推進法制建設”的繼承和發展。“老虎蒼蠅一起打”,是對“深挖腐敗行為,嚴懲害群之馬”的繼承和發展。減少官員手中權力,下放行政審批權是對“服務經濟建設,提供政治保障”的繼承和發展。不難看出,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是根植于中國特色反腐倡廉理論體系之中的,它具有極為嚴謹的理論來源。
第五,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取其精華地對域外廉政經驗進行了借鑒。借鑒新加坡從幼兒園開始抓起廉政教育—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借鑒瑞典的政務公開透明機制—踐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一論斷;借鑒芬蘭一百年前的《公務刑法》—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黨內法規”,“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借鑒香港的廉政公署建設—改革紀檢監察機構;還有美國的財產申報、新西蘭的保稅制度等等。
制度建設突出嚴密。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始終強調反腐倡廉要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并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力求反腐的制度建設更加嚴密。
第一,針對黨的領導干部制定的廉政制度。首先,在政治上,2014年初中央印發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工作條例》,突出強調對領導干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要求,并對“破格”、“裸官”、“復出”等情況嚴格考察,體現出政治上從嚴治吏的風格。其次,在經濟上,全面推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在前期全國各地試點的基礎上,目前各地已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嚴格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國家統一的標準化申報制度也呼之欲出,這將有利于上級組織通過財產對各級干部的廉潔程度進行側面監控。再次,在工作中,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常抓常新作風建設,形成了長期改進日常工作作風機制。在杜絕“舌尖上的腐敗”后,中央又取消了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的公務配車。除此之外,還進一步健全了警示教育制度,嚴格規范了黨內民主生活會,建立了相互監督機制。最后,在生活中,制度建設突破了公私藩籬,作為領導干部,其私生活也受到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種種制度,深入到領導干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鞭策其謹慎為官,重塑其公仆形象。
第二,針對黨的各級組織制定的廉政制度。首先,地方各級黨組織,嚴格落實廉政建設責任機制。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主體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其中,正職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這一制度一方面是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⑦;另一方面,各級紀委也要擔負起監督責任。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或者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違紀行為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包括黨委和紀委的責任。落實廉政建設責任機制體現了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對反腐主體的要求,即有權必有責,權責要統一。尤其是“一案雙查”制度,更加嚴明了各級黨委反腐倡廉的職責,是對各級黨組織的極大鞭策。其次,中央紀委不斷改進巡視制度。十八大以來,中紀委各巡視組組長一次一換;關口前移,“下沉一級”了解干部情況,對巡視的地區和領域發現的問題線索,中央優先查辦,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千鈞之勢。再次,各級紀委普遍建立約談制度。約談已經成為“防腐疫苗針”和“反腐潤滑劑”,為反腐的順利展開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各級黨政機關一方面嚴格落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形成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尤其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另一方面,行政部門堅決下放行政審批權,減少經濟發展的行政阻力,并形成為全面深化改革保駕護航的長效機制。
除此之外,還建立了反腐倡廉群眾參與制度等其他廉政機制,以加強黨務政務公開,透明干部任用,拓寬反腐渠道。這些制度縱橫交錯地形成了反腐之網、制度之籠。以這些制度為主干,其他各項反腐機制也將陸續建立,制約權力的機制將越織越嚴。
作風建設彰顯嚴格。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工作以扭轉作風為突破口,逐步展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并且堅持中央以身作則,以上率下。
第一,2012年底,中央審議通過了八項規定。可以說,規定本身就是改進工作作風的范本。無論是“輕車簡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的細致和坦率,還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誠和堅定,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都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為端正黨風政風率先垂范⑧。第二,中央強調要抓早抓小,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同時,對于已經違紀違規的人和事,一經發現,堅決處理,真正做到亡羊補牢,懲前毖后。第三,積極推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來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問題。例如,縮短會議時間、簡化會場裝飾;整頓公車私用、減少因公封路;縮減辦公面積、嚴禁新建樓堂等。抓住每一個細節糾正“四風”,通過每一件小事弘揚正氣,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傳遞正能量。第四,習近平提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如果前熱后冷、前緊后松,就會功虧一簣。”這一論斷,直指當前作風建設問題的癥結,及時回應了有關抓作風建設能否持續的種種疑慮。
組織建設強調嚴肅。第一,沒有規矩就不能成方圓,反腐沒有紀律就不會有力量。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強調紀律建設,“令行禁止守紀律”已經成為我黨在組織建設中關于反腐敗執行力問題的核心指導思想。中央的反腐精神不打折扣地傳達到地方,中央的反腐舉措扎扎實實落實到基層。值得注意的是,嚴守政治紀律這一反腐特點不僅局限于傳統腐敗領域,它還涉及到黨的興亡和國家的安全。例如,在新疆和西藏地區,一些地方官員推進維穩工作不徹底,對三股勢力和暴恐襲擊心存僥幸,態度曖昧,甚至妥協。相較于單純的經濟腐敗行為,這種違反政治紀律的腐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破壞更為直接且嚴重。所以,反腐倡廉必須強調組織建設的嚴肅性,要堅決執行黨的政策,對待敏感地區的具體情況,尤其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問題,要做到令行禁止。
第二,組織建設的嚴肅性還體現在對“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踐行。一方面,“打鐵”的主體泛指中國共產黨;“所打之鐵”是指目前我國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自身要硬”則是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政治素養好、領導水平高、工作作風實、執政能力強。另一方面,“打鐵”的主體又特指我們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所打之鐵”是指當前黨內軍內、政府機關、央企國企和事業單位存在的腐敗現象;“自身要硬”則是要求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首先要嚴查自身腐敗問題,以身作則,嚴以律己。不斷改良紀檢體制以應對當前的反腐形勢,“律己是以服人,身先是以率人”。
第三,組織建設的嚴密還體現在對紀檢監察機構的改革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改革實踐來看,十八大以來的紀檢監察機構改革基本遵循了“同類職能相合并”的原則,該合并的合并,該加強的加強,既重視大部制運行,又兼顧專業化要求,其核心目的是要轉變職能,實現“強化辦案力量和強化內部監督”的工作目標。
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的意義
第一,對干部起到了健骨補鈣的作用。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工作就是給黨員干部“補鈣”,讓每一位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堅持理想信念,自覺奉公服務。主要分兩個步驟進行:首先是中央嚴明反腐態度,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并出臺一系列讓領導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規章制度,防止鈣質進一步流失。然后是通過落實八項規定、糾“四風”、紀委定期約談等反腐舉措,對領導干部進行健骨補鈣。而“補鈣”則是一方面加強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被動灌輸反腐倡廉意識,另一方面堅持“滅蠅打虎”,巡視基層,對其進行震懾警示,令其緊繃廉政這根弦,主動吸收鈣質,強筋健骨。
第二,對全黨起到了刮骨療毒的功效。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工作,清除了黨員干部中的害群之馬,重塑了中國共產黨三個先鋒隊的形象;擠壓灰色收入、隱性腐敗和作風之弊的生存空間,重拾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忍痛刮骨的氣魄恢復黨的各級組織的健康與活力,重生了中國共產黨清廉為民的靈魂。
第三,對社會風氣起到了抑惡揚善的效用。通過糾“四風”來正社風,有利于掃除社會不正之風,形成廉潔社會風尚。使我黨的優良作風、傳統的廉政文化以及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正義感被激發出來,依法執紀,合規辦事。
第四,對國家起到了改善形象的效果。由于腐敗問題愈演愈烈,部分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失去了信心,甚至開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懷疑。當前,黨的反腐工作劍鋒直指作風問題,使人民群眾目睹了反腐新政的成效,切實提升了全黨全國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論自信”。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年11月25日發布的《當代中國調查報告叢書:中國社會和諧穩定跟蹤調查研究》顯示,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受訪者達7388人的調查中,公眾對中央八項規定收效及對未來反腐敗成效的信心超過了七成(25.5%的人表示很有信心,有48.2%的人表示較有信心)。與該機構2011年的調查結果(18.5%的人表示很有信心,39.1%的人表示較有信心)相比,中國公眾對今后中國反腐敗取得明顯成效的信心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2013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顯示,我國的評分第一次達到“4”這個量級,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反腐工作的評價不斷提高。一年多來,反腐新政提升了國家和政府的清廉形象,贏得了民心和更加廣泛的擁護與支持,令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作者分別為石河子大學教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注釋】
①王學鋒:“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學習論壇》,2004年第4期,第16~17頁。
②滕剛:“論胡錦濤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理論導刊》,2009年第6期,第53~55頁。
③陳良飛:“中共反腐新思路初現‘當前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報刊薈萃》,2013年第6期,第25頁。
④“‘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辯證法”,共產黨員網,2013年5月30日。
⑤金德成:“反腐倡廉要抓早抓小”,《軍隊黨的生活》,2014年第4期,第78頁。
⑥黃紅平:“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研究述評”,《桂海論叢》,2011年第1期,第18~22頁。
⑦陳黨:“構建有效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機制”,《求實》,2006年第3期,第24~26頁。
⑧寧鳴:“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一場斗爭—推進制度反腐的十項建議”,共識網,2014年8月4日。
責編/于巖(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