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縣地處湘黔渝三省市邊區,集革命老區縣、苗族聚居縣、國家級貧困縣為一體,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老少邊窮地區干部雖只是整個政治鏈條中不起眼的“螺釘”,但螺釘雖小,必不可少。他們不僅是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排頭兵”,還是改革實踐、沖鋒陷陣的“馬前卒”。可以說,倘若沒有這一群體“5+2,白加黑”地默默付出,就沒有老少邊窮地區百姓的安居樂業。而待遇低、條件差、工作積極性不高、政治前途渺茫,人才流失嚴重等一直都是老少邊窮地區干部面臨的“老大難”問題。對于老少邊窮地區的干部,應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扶助,使他們既有想頭,又有干頭,更有奔頭,同時改變那里相對落后的發展狀況。
加強學習交流,讓老少邊窮地區干部會干事、有想頭。可通過制定專門規劃,加強在黨校、行政學院的理論學習,因地制宜、因崗制宜開展對口支援培訓、結對幫扶培訓,鼓勵干部學習深造,補足能力短板;加大干部交流,實施“走出去,引進來”工程,進一步加強這一地區干部群體與中央機關、省直機關和發達地區干部的雙向交流,讓干部開闊視野;還可擴大引進高學歷人才、專業人才,拓展先進理念,為貧困地區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優化干部結構,提升老少邊窮地區干部隊伍素質。
強化保障,讓老少邊窮地區干部樂干事、有盼頭。“上面千根線,下面一針穿。”老少邊窮地區的干部,長期面臨條件差、待遇低、矛盾多的復雜局面。要讓馬兒快些跑,得讓馬兒吃得飽。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支持老少邊窮干部,就要多為他們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加大對老鄉邊窮地區的投入,改善工作環境,健全老少邊窮干部報酬待遇穩定增長機制,適當提高老少邊窮地區干部工作津補貼,及時制定出臺一些穩定規范的經費保障和待遇增長傾斜機制,在經濟上厚待一分,生活中關愛一等,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激勵他們立足基層、愛崗敬業、建功立業,不讓他們感到既“辛苦”又“清苦”,使他們安心工作,提高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搭建平臺,讓老少邊窮地區干部能干事、有奔頭。老少邊窮地區干部在艱苦的環境中歷練,深知群眾疾苦,比較務實肯干,富有擔當精神,是夯實基層建設的“中流砥柱”。要堅持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注重從老少邊窮地區和基層一線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讓那些敢于擔當、敢于碰硬、敢于創新的干部脫穎而出,走上領導崗位。對工作成績突出、群眾威信高的優秀老少邊窮干部,不論資排輩,優先提拔重用。對在老少邊窮地區任職時間較長、表現優秀、年齡較大的干部,通過提拔擔任非領導職務的方式,進行合理的安排和使用,讓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對老少邊窮地區優秀年輕干部,加大上下交流任職力度,使他們有機會進入市州、省乃至中央國家機關工作,為他們開啟上行“綠色通道”,激勵他們在艱苦中奮斗,在奮斗中前進,讓他們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工作有激情。
加大支持,讓老少邊窮地區干部干好事、有干頭。老少邊窮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滯后,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程度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面臨脫貧和發展雙重任務。在重點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扶貧開發、民生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應制定出臺一些重點扶持老少邊窮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老少邊窮地區全面發展。在基礎設施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改善老少邊窮地區面貌;在產業發展方面,要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勵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在人才引進方面,要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優秀人才流向老少邊窮地區,提高其經濟、政治待遇,為留住人才提供更加優越的條件。
責編/申唯佳 常妍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