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總結了烏蒙山會澤片區山地農村經濟發展在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素質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經驗,找出其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轉型升級缺乏后勁、人力資源開發緩慢、科技支撐乏力等主要問題,提出優化產業結構、分梯隊培育高原特色農業、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加強農業科技引進和成果轉化、創新跨區域合作的建議。
【關鍵詞】山地 農村 發展 扶貧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大規模反貧困戰略,先后經歷了區域性扶貧開發到貧困縣瞄準機制繼而貧困村瞄準以及區域性、貧困縣、貧困村相結合的綜合性扶貧,并進一步升華為精準扶貧機制。經過30多年的扶貧減貧,中國農村貧困問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對世界反貧困做出了巨大貢獻,貧困人口的生存發展狀況得到極大提升。盡管如此,中國區域性貧困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山地農村,貧困特征明顯,烏蒙山會澤片區是典型的山地農村,實地調查分析,發現烏蒙山會澤片區貧困區域與生態功能區、生態脆弱區在地理上表現出較高的重疊,扶貧工作難度更大、任務更重。2014年年底,按照最新的貧困線2736元的標準,會澤縣還有貧困人口38.5萬人,占會澤縣總人口103萬的37.5%,針對識別出來的貧困對象,以精準扶貧為重點,統籌各方資源,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方協調和“村、戶、人”三位一體精準扶貧的開發新常態。
烏蒙山會澤片區山地農村扶貧的主要經驗
會澤縣在具體扶貧實踐上,堅持整合資源、社會參與、發動群眾、連片開發,推進整鄉、整村扶貧開發,被列為全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扶貧開發十大典型經驗之一,扶貧開發會澤經驗、會澤模式在全國推廣。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根本保證,從財政投入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改善農村飲水工程和道路出行條件,完善電網,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向貧困地區延伸,全面提升貧困地區的飲水、用電、道路、居住等基礎設施條件。主要修建通行政村道路178.76千米,通自然村道路1704千米。建設綜合性水利工程項目近100個,飲水管道鋪通560多千米,建安居房11356戶。新建綜合性電網項目5個,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140千米,新安裝各類變壓器,改善貧困群眾用電困難。安裝和開通2.2萬套廣播電視“戶戶通”現代通信設備,使農村通信信息水平有所提高。
培育特色產業。按照農業產業特色化、特色產業莊園化、莊園經濟品牌化、品牌經濟市場化運作的路子,重點培育優勢休閑農業、特色農業產業,結合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發展高原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經濟價值,以高原特色農業為基礎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依托資源、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調整結構、優化布局,突出特色,結合各項目村實際,分別確定兩個前景好、潛力大、帶動性強的特色產業重點進行培育發展,主要以蔬菜、馬鈴薯、核桃、畜牧四個主導農產業進行培育,鞏固水果、水產、中藥材、花卉四個特色農產業和玉米、水稻、麥類和雜糧四個傳統產業。近年來重點發展務工和以馬鈴薯、蔬菜、中藥材、花卉為主的種植業,中期重點發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遠期重點發展以核桃為主的干果產業,形成近期、中期、遠期有機接合的產業發展格局。
素質建設。“如果讓農民們一味依據歷史的‘慣性’從事生產和經營,那么他們只能繼續在溫飽線上掙扎。惟有觀念更新,才能興業致富。”①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扶貧開發的治本之策,實施全民教育。從提高貧困群眾的脫貧能力和發展能力開始,加強貧困群眾的思想引導和觀念更新、技能培訓,提高貧困群眾發展能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和長期深入的宣傳,提高群眾的基本素質。以村文化小廣場、文化墻和圖書閱覽室、廣播室、科技室為載體,以農村文化戶為依托,積極營造學文化、用科學的文化氛圍。按照扶貧先扶智的思路,切實加強基礎教育,重點抓好適齡兒童基礎教育,做實做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抓青年職業技術教育、抓壯年技能科技培訓、抓老年思想觀念轉變,通過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勞動者致富技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引導創業培訓與異地轉移培訓并重,農業適用技術培訓與職業技能培訓并重的思路,重點幫助因貧困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對他們以中長期培訓為主,通過發放生活補助或貼息貸款等方式,通過兩年職業教育,使其掌握一定職業技能,改善自我發展能力。
生態環境建設。著力推進綠色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構筑好長江中上游地區重要生態屏障。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兩條底線,大力打造“山水相依、產城相融、農旅相生、景田相望”的生活、生產和生態空間。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推廣運用太陽能、沼氣池、節能灶等新型能源,不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逐步完善天然林保護工程后續管理、鞏固、提升措施,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推進城鄉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工作,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3.3%。
“十二五”以來,共整合投入各級各類扶貧資金20億元,實施整鄉推進7個,實施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項目1個,行政村整村推進112個、深度貧困村整村推進9個,50多萬人受益于各類扶貧開發項目。通過各類扶貧項目的實施,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不斷增強,群眾通過扶貧開發得到了真正實惠,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制約烏蒙山會澤片區山地農村扶貧的主要問題
烏蒙山會澤片區山地農村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經濟較好的農村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產業結構不合理。會澤縣是農業、山區大縣,第一產業占比很高。主要依靠農業,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這一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農民致富奔小康將遙遙無期。農業是會澤縣農民主要從事的產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數量多,遠遠超過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第一產業創造的附加值低,由此帶來收入差距拉大。產業結構不合理,三次產業偏重于第一產業,而第一產業又偏重于種植業,第二產業數量少、規模小,第三產業活動不強。
產業轉型升級缺乏后勁。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生產,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數量有限,很多農民只掌握祖輩遺傳下來傳統的農耕技術和經驗,對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普遍缺乏。會澤縣為典型的山區縣,農民生產生活主要依靠種植業,傳統種植馬鈴薯、玉米、苦橋等產業。由于資金有限和地形限制,當地對于新型特色生態產業的培育發展力度不夠,一個鄉鎮重點培育二個龍頭特色生態產業,產業轉型升級速度較慢。由于新型特色生態產業培育力度不足,農民增收十分有限。
人力資源開發緩慢。會澤是人口大縣,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勞動力資源開發進程緩慢,并未有效轉化為人力資源。長時間以來,會澤縣轉移勞動力的主要方式是“鄰帶鄰”“親幫親”。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廣泛應用,現代企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勞務需求已明顯由體力型向技能型和智力型方向轉變,現代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和傳統產業結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與當今農民技能偏低的矛盾日益顯現。“一方面企業出現嚴重的‘用工慌’,企業需要大量技能型、技術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找不到工作。”②
科技支撐乏力。近年來,會澤縣農業的科學技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領域有了較大運用,農民的農業科技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科技成果向農業技術轉化的速度較慢,水平較低、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差、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水平不高等問題制約了農業經濟的進一步提高。經營農業的農民受過良好教育,掌握現代科學技術,使用現代裝備設施,依靠現代服務體系,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現代農業經濟結構,才稱得上是高效農業。農業的附加值就會成倍甚至幾十倍提高,農民才有用科學、學科學的動力。
烏蒙山會澤片區山地農村扶貧開發的建議
優化產業結構。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是制約會澤農民、農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破解這一難題,應該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如果會澤縣農業勞動生產率與工業、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相差不大,解決貧困將不是難題。而影響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很多,如農業基礎設施、農業裝備、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體制、機制的問題,還有農業內部農業勞動力素質、農村經濟結構、農業經營模式等。對此,要優化產業結構,農業、工業、服務業要統籌規劃。積極開發區域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的農產品加工業,以加工業帶動基地建設,以基地建設促進加工業發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加工業區域布局。有重點地規劃功能食品加工、功能成分提取等企業,引進企業過程中也要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低層次惡性競爭和產業結構重疊。
分梯隊培育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是貧困人口持續脫貧致富的載體和平臺。”③根據會澤縣的主體功能定位與生態資源特點,結合各區域生態、地形地貌、溫差特點,培育地域特色明顯、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友好的綠色產業。村級與農戶層面,同樣需要產業支撐與培育。部分區位條件較好、生態環境好、村域文化濃郁的貧困村,可打造形成鄉村旅游重點村落并依托鄉村旅游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結合各區域進行產業發展規劃,分梯隊培育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研究哪些特色產業作為第一梯隊優先培育,創造條件,優先發展。哪些特色產業作為第二梯隊后繼培育,后繼發展。分梯隊培育主導產業,從生存型產品向享受型產品轉型升級。“生存型產品是滿足人們基本生存需求的農產品,如糧食是典型的生存型產品。”④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糧食的直接消費需求不僅不會增加,還可能減少。“享受型產品是滿足人們奢侈消費需求的高檔農產品,其主要特點是需求彈性較大,市場空間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如優質禽產品、海鮮、水產品、高檔蔬菜水果、鮮花、綠色健康食品等可視為享受品。”⑤社會經濟發展了,人們的收入增加了,需求結構升級,以生產享受型產品為主的畜牧業、蔬菜業、水果業、花卉業、水產品份額將逐步擴大。目前,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每年直接消費糧食200千克,城鎮居民才消費糧食60千克,主要原因是城鎮居民收入高于農村居民。一個區域處于傳統農業階段,農業勞動生產率很低,人們的收入也很少,只能以糧食種植為主,優先保證人們的生存需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收入增加了,需求結構升級,以生產享受為主的享受型產品開始增加,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會澤縣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結合現有條件深化勞動力資源的培訓和開發力度,把富裕的勞動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形成人口紅利,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保障。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培訓,通過政企合作,對現有勞動力進行技術、技能培訓,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如加工、手工業等輕工業,一方面吸納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就業;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培訓和上崗操作,勞動者掌握一定的適用技術,為今后發展第二、三產業奠定技術基礎。
縣級政府要加大農村義務階段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視和加快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利用學生在校時機積極推進農村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鼓勵和引導農民參加政府開辦的農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專業技術教育,多種類、多渠道開辦形式多樣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武裝農民,通過參加技術培訓班,充分進行農業生產信息和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與交流,為農民搭建一個學習農業科學技術的平臺,通過農業科學技術的培訓,農民掌握新的農業技術,從而使農民提高農業生產能力,使農業生產含有一定科技成分。”⑥加強農村青年勞動者農業實用技能和技術培訓,拓展他們進入社會時的職業選擇,把他們培養成為未來潛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和致富能手。
加強農業科技引進和成果的轉化。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強化農業科技的學習、引進和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力度,請農業領域的專家指導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技術的跟進服務,在現有生產技術條件下,通過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提高產品品質和檔次,對初級農產品進行深度的精細開發和包裝、廣告宣傳和市場推介、品牌運作,提高產品的品牌價值,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以滿足城鄉居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從而增強會澤縣農產品在日益激烈競爭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密切與農業科研院所的交流和農業科技引進力度,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來經營科技引入的難題,對現代生態農業的初級產品進一步精、深、細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創新跨區域合作。貧困區域要加強與周邊經濟區及重要城市的合作,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思路進行創新,吸引、利用這些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實現互惠發展、對接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跨省市對口幫扶機制上,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紐帶、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的互惠互利的產業協作機制。“在跨省市對口幫扶基礎上,大力發展與相對發達地區具有互補性、異質性的行業,加強產業銜接和協作,促進共同發展。”⑦通過跨區域合作,在逐步合作中尋找承接產業轉移的契入點。跨區域合作是山地農村加快脫貧的重要因素,一個封閉性的區域會形成低水平自我循環,很難跨越貧困陷井。在新的歷史時期,要緊緊抓住和用好國家對貧困縣的各項扶持政策,緊緊抓住跨省市對口幫扶的歷史機遇,通過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傾斜等政策疊加效應,利用各種人才交流、信息交流、資源交流形成扶貧幫困的合力,形成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良好氛圍。
(作者為曲靖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系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云南省烏蒙山片區扶貧開發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項目編號:2014cx03)
【注釋】
①艾德華:“發揮合作社在經濟新常態下對農民轉型的助推作用”,《農業經濟》,2015年6月號,第101頁。
②李志:“健康城鎮化建設背景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研究”,《農業經濟》,2015年6月號,第109頁。
③沈茂英:“四川藏區精準扶貧面臨的多維約束與化解策略”,《農村經濟》,2015年6月號,第65頁。
④⑤鐘玉:《曲靖經濟結構研究》,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73頁。
⑥陳現軍:“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農業經濟》,2015年6月號,第77頁。
⑦共濟:《全國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3頁。
責編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