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模式應用中存在著單位服務有效覆蓋度低、活動組織相對困難、對社區服務排斥性大、內部結構深化缺乏后勁、同城不同待遇、缺乏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受限等問題。對此,文章建議引入離退休干部屬地服務管理模式,并從整體規劃、政策、服務團隊、設施、宣傳引導等多角度進行優化。
【關鍵詞】離退休干部 屬地服務管理 社區養老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在國民生活質量和要求不斷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下,社會公共服務的能力和設備以及團隊素養等,無法滿足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預期標準,存在較大差距。諸如排斥社區服務、生活質量缺乏保障、精神空虛等現象,作為影響離退休干部心理平衡的主要因素,始終是制約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主要障礙。鑒于此,筆者認為,離退休干部屬地服務管理模式的設計和應用具有現實意義。
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企事業單位改革工作不斷推進,使得其團隊中一些成員提前內退,成為企業內退職工,盡管此部分員工并沒有在形式上完成離退休,但是企事業單位已經按照離退休干部標準為其提供服務。從整體來看,我國離退休干部整體已經進入了“雙高期”,從特征表現范疇而言,其生活方式出現居住日漸分散,社會流動比例增加,異地居住增多,空巢老人比重增大的特征。而思想動向方面,電腦網絡正在逐步影響著離退休干部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互聯網技術的輔助下,離退休干部思維更為活躍,觀點更為鮮明,眼界更加開闊,對個人權益尤其是精神生活的關注度持續增高。
離退休干部規模日漸增長,管理障礙日益突出。我國自離退休制度建立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壽命的日趨延長、人口素質的逐漸提升、國民生活質量的升級,各個企事業單位的離退休干部日漸增多,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離退休干部數量已經達到7000萬人,并按照每年3%以上的發展速度遞增。離退休干部數量的龐大,也使得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日漸突出,相應的在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將不斷增大,在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嚴峻的大環境面前,我國目前公共服務事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與離退休干部規模日漸擴大之間的矛盾性,則成為當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順利推進的最大障礙。
離退休干部保障制度日趨健全,經費保障不足問題明顯。在推行“人本位”管理理念的過程中,離退休干部管理政策和制度逐步被完善,具體如醫療衛生制度、養老制度、社區服務制度等日趨健全,跟蹤服務機制和專項保障制度等的持續更新,為離退休干部晚年幸福生活提供一定保障的同時,部分企事業單位和地區因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重視力度不足,致使財政支持滯后,很多組織活動無法如期進行。全國不同省市、地區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質量和水平參差不齊,也造成同崗不同酬、同城待遇不同等問題。
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內容及要求
政治待遇的持續保持。通常來說,當社會成員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實際位置有所變化時,其社會地位也將隨之變化,但是我國在秉承政治上尊重、生活上優待、精神上關心的基本原則下,黨和國家在政治待遇方面承諾為離退休干部所保留退休前的社會地位、社會榮譽、政治權利。
實施“略為從優”的生活待遇。以離退休干部晚年生活水平及切身利益為基礎,我國確定實施“略為從優”政策,即實施行政等級規劃制,以1982年底之前、1983年底之前分別為事業單位、國家機關、行政14級和18級干部及非行政14級和18級干部的司級和處級劃分待遇的標準,確定離退休人員在離退休之后仍可以保持原有工資水平,優先為其供應生活用品、用車、醫療、住房用品等。對于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的離退休干部,酌情發放護理費,在病殘工具供應方面,按照離退休干部的實際情況,酌情提供補助。除退休工資外,離休津貼、實物補貼、服務補貼、生后待遇同步酌情發放。
思想教育為主的文化教育。我國始終以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的落實為目標,提供對應的思想政治服務。具體可歸納為抓好理論學習,強化離休干部的黨支部建設,以老干部大學和活動中心為依托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等措施。
心理健康引導型日常活動管理。秉承多種多樣、適趣、適度、寓教于樂、適時、豐富多彩等原則,側重離退休干部文化娛樂生活、體育鍛煉活動、參觀游覽活動、學習活動等的組織和供應。離退休干部的日常活動管理主要以培養離退休干部生活情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因此在具體設計時需要將活動的趣味性與知識性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潛移默化地對離退休干部思想和心態產生影響,為其創建積極樂觀的晚年價值觀和生活觀,以輔助其陶冶情操,完成精神升華要求。
離退休干部發揮余熱。在離退休后持續“發光發熱”,不僅是離退休干部渴望實現自身價值的需求,也是發展經濟、建設和諧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根本需要。離退休干部作用的發揮,需要離退休干部積極主動地以自身豐富的經驗、淵博的知識、廣泛的影響及崇高的威望等,從上層建筑到思想文化建設,從經濟基礎到物質文明可持續發展,在社會生活的各個行業、各條戰線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帶頭作用。因此對其進行引導和管理時,需要以社會需要為基礎,秉承自愿量力的原則,引導離退休干部自主用其所長、發揮優勢。
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遇到的問題
單位服務有效覆蓋度低,活動組織相對困難。從當前離退休干部組織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企業單位本部機關的離退休干部,在待遇、環境等的差異影響下,其對原單位的歸屬感和忠誠度并不具有統一性,社會流動頻率大的特性又使得單位服務難以全面覆蓋到每一個離退休干部。以北京市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當前問題為例,《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中提出,我國公民的養老需要形成4%為養老機構負責,6%為社區負責,90%為居家養老的模式。但是北京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首都大城市病的逐漸蔓延、住房制度優化改革進度的不斷深入,很多離退休干部搬離原駐地到郊外、其他城市甚至國外,居住地的日益分散導致人戶分離、居所多變、居所遷移、離退休干部外出頻繁等現象日漸突顯,離退休干部單位人屬性向社區人屬性的變化,使得服務管理工作日漸艱難,傳統的單位制服務管理模式運行舉步維艱。
對社區服務排斥性大,內部結構深化缺乏后勁。社區服務是離退休干部可快速享有服務及管理的重要介質,但是就當前離退休干部的社區服務需要情況來看,一些離退休干部由于擔心社區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低于單位,更擔心一旦接受社區服務,有可能被單位推向社區,因此對社區服務排斥性較大,甚至拒絕接受社區服務。導致此項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當前各省市社區服務機構,在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服務意識不足,服務所需的硬件設備不夠完善,服務開放對象并不統一等問題。
離退休干部規模的不斷遞增,為當前養老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多層次發展提供了基礎。隨著高發病期和高齡離退休干部,對現有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離退休干部尤其是部分剛剛離退休的干部,因其返聘或創業,導致其養老服務需求無法與其他離退休干部相統一,這勢必會增加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壓力。多年來,我國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政策逐漸被量化和細化,但在離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方面,并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明確規定。比如,中央組織部一直尚未出臺關于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規定,導致在生活待遇政策方面,離休干部和退休干部差異較大,并隨著退休干部人數的快速增加而日漸加大。由于實際工作運行期間,在服務管理程度上,中央國家機關不同部委存在不平衡、不一致現象,勢必導致服務難度和管理難度的不斷增大。
同城不同待遇,缺乏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受限。《公務員法》等中規定,我國各省市公務員的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必須堅持全國統一的要求,生活補貼和工作津貼則可由地方負責。有時所出現的地區性差距,正是當前一些省市離退休干部退休費出現差距的主要原因。比如北京老干部的退休費與部委離退休干部的離退休費并不統一。據相關資料表明,國土資源部的同資歷、同級別的退休干部的離退休費,比北京市的離退休干部低1000元到2000元。這也是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不同城市的離退休干部反應最為強烈,并具有同一性的問題。
服務管理配套設施和制度的不夠完善,使得我國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無章可循、無法順暢運行。涉及到離退休干部服務的各項資源,當前多處于分割狀態中,導致離退休干部無法享受到完整優質的服務。有調查顯示,我國將近一半的離退休干部認為當前的服務管理部門,缺乏統一協調性,管理工作無法集中,缺乏長效機制和相關的服務配套設施,同樣也使得離退休干部服務質量和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就我國當前離退休服務管理做的統一協調而言,在設備配置、人員配置、資金籌劃、服務管理、規劃發展等方面,目前并沒有統一的管理機制和機構,以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為例,不同的社區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在缺乏統一協調和管理的前提下,同一城市不同社區養老機構的現有資源,無法得到良好的優化和配置,該城市依托于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離退休干部,自然無法得到標準化、規范化系統性的服務及管理。
屬地服務管理模式的設計及應用
逐步完善政策支持,強化團隊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從成本最大化降低角度入手,嘗試推進離退休干部活動站、活動中心等的共享共用和向社區全面開放的策略。中央國家機關離退休干部活動中心于2009年2月在報國寺分中心揭牌,正式提出離退休干部活動站的共享共用要求。2013年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所下發的通知中,部委離退休干部如我國發改委等十個活動站,正式面向周邊中央國家機關的離退休干部開放。以上政令的推出,真正打破了我國長期以來不同部委活動站和活動中心資源獨享、各自為政的局面,完成了資源的最大化共享要求,并為我國其他城市的離退休干部活動站/中心的資源共享和服務規范起到了示范作用。
不斷完善現有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體制和機制,可嘗試使用“改、廢、立”相結合的理念,將績效考核和企業現代型管理的方式,融入到離退休干部屬地服務團隊日常管理中,以社區為單位,實施“一幫一”、“老帶新”策略,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的指導和監督作用,分選服務工作人員到專業培訓機構和相關高校接受職業培訓及專業教育,輔助其提升如急救技能、心理輔導等工作技能和效率。以街道為單位,定期不定期邀請專家開辦培訓班,為服務人員講解服務實務技巧和服務專業知識,以提升相關服務人員的服務檔次及專業水平。在服務人員招聘渠道拓展層面,可實施公開考錄、社會招聘、高校如社區管理和社會工作專業選拔優質畢業生的方式,以崗定人,因事設崗,并同期推行志愿服務策略,以吸引兼職人員擴大服務隊伍。
詳細調查歸納需要,由點到面豐富服務內容。離退休干部屬地服務管理模式的設計,需要考慮離退休干部的生理和心理動態發展需要,并從生活待遇、政治待遇、發揮力所能及力等層面提供符合其幸福晚年規劃需要的服務模式及管理措施。以北京市離退休干部的屬地服務管理體系建設為例,該服務管理機制將家庭精神型贍養、居家養老型贍養、單位輔助型贍養,社區贍養和第三方養老機構贍養模式,從生活待遇、政治待遇、發揮力所能及力三個層面入手重新進行梳理和歸納。
首先,從生活待遇角度入手,需要完成本部委與北京市醫療服務、養老金的并軌,可納入到現有北京醫保體系中,以方便離退休干部統一、便捷就醫。日常照料方面建議按照離退休干部的身體狀況進行分類,身體健康者由社區提供文體設施、家政服務等,獨居、高齡、空巢老人由社區負責提供專業護理及緊急救助服務等,或直接引導其進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養老機構。
其次,政治待遇方面,在我國現有的政令制約下,為提升離退休干部的生活激情和自信心,可成立單獨的黨支部,組織離退休干部參加各類重大政治活動并定期匯報情況,重大節日期間,由黨支部協同相關組織如離退休干部的原單位慰問其轄區內的離退休干部,以增強其被重視感和歸屬感。為強化離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的引導,可組織各類活動、提供文體器材,并充分發揮社團作用,以豐富離退休干部的晚年精神生活。
最后,發揮力所能動作用方面,離退休干部屬地服務管理機構聯合離退休干部原單位、社區共同組建平臺,鼓勵離退休干部在原單位和社區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并引導其老有所為。如建立網上黨支部和離退休干部服務網站,充分利用起微博群、手機短信、微信群等信息傳遞平臺,為離退休干部定期發送天氣提醒、活動通知、健康小知識及生日祝福等。隨著離退休干部離退休后休閑時間的不斷增多,其關注并參與老年社團的積極性和熱情有所上升,建議在屬地移交之前,建立各類課題研究項目、科普宣傳會及書畫研究會、老年舞蹈社團等,輔助離退休干部健康身心,屬地移交之后,離退休干部可由市離退休干部系統代為引導和管理,并建立起合理科學的工作協同介質,支持離退休干部參與社區合唱團、音樂隊、舞蹈隊、棋牌隊、醫療保健、健身隊、電腦班、詩詞歌賦、書畫攝影班等文體組織和興趣小隊,滿足離退休干部群聚性和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中心與社區共建活動平臺,引導離退休干部走向社區。相比較單位負責養老和子女贍養等傳統形式,社區養老更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規律。離退休干部的走向社區可分成心理走向和行為走向兩種,心理走向方面的正確引導可有效緩解離退休干部當前存在的對社區服務有所排斥的心態,此方面可由部委牽頭,使用各類方式組織離退休人員參觀社區服務中心,將社區長期以來所提供的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等,編印成冊作為宣傳輔助。行為走向引導方面則需要拓展社區服務內容,豐富現有服務種類,提升社區服務標準及水平,積極配合好離退休干部走向社區的活動。
由于我國在離退休干部中心與社區共建活動平臺方面,并無任何值得借鑒或參考的案例及經驗,而社區和部委分屬不同系統,溝通和交流相對較少,如果部委離退休干部希望更好地使用社區和屬地養老資源,就必須作出讓步,以輔助現有資源向社區逐步開放。比如在離退休干部活動中心與社區共建的過程中,將部委老年活動中心作為項目運作的載體,充分利用離退休干部的經驗和智慧優勢,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社區在接受養老資源開放共享前,需要逐步完善當前社區居民的登記和備案,并進行活動開展、組織管理、器械管理等方面的相關規定的更新。考慮到近些年離退休干部在參與社區所提供的各類文體活動、培訓活動的過程中,事故和意外情況屢有發生,因此在離退休干部活動中心與社區聯袂合作之前,緊急事故和意外的應急策略和管理制度,也需要同期構建起來,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醫療和法律糾紛。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離退休工作處)
責編/韓露(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