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前不久舉行了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會議總結經驗,研判形勢,明確了今后5到10年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目標、基本方針、總體布局、工作思路和實施方案。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集體繼往開來,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對外關系上謀新篇、布新局的重要戰略舉措。隨著有關戰略部署和外交實踐進一步展開,中國的周邊外交將呈現更加奮發有為的新氣象。以此為起點和依托,中國對整個國際環境的塑造將步入新階段。這將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的新一輪改革開放提供更多有利的外部因素。
事實上,一年來新一屆領導集體的一系列重要外交實踐已經在為中國對外關系理論和實踐向新水平躍升蓄勢。在大國關系方面,習近平主席3月出訪俄羅斯,確認雙方將加強一系列重大項目的合作,使中俄關系成為中國推動建設新型大國關系的示范;6月在美國加州與奧巴馬舉行“莊園會晤”,明確兩國將共同努力建設“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使合作上升為兩國關系的主要方面。李克強總理5月訪問印度和德國。中國與多個大國之間的關系平衡展開。
在周邊,中國與亞洲各國互動大幅升溫,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先后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多個國家,并接待了來訪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印度總理辛格和蒙古國總理。在與發展中國家關系上,習近平主席3月訪問非洲三國,并在德班與埃及、埃塞俄比亞等多個非洲國家和非盟的領導人進行廣泛交流和溝通,明確提出中國將堅持正確的義利觀,促進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5月底和6月初訪問拉美國家,使得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在全球范圍內展開。
在多邊舞臺上,習近平主席先后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二十國集團峰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李克強總理出席了東亞峰會。中國的多邊外交如火如荼地展開。由此,中國外交在更高水平上與時俱進地踐行堅持韜光養晦、積極有所作為的外交方針,更加鮮明地呈現積極進取、主動作為、務實靈活的新姿態,以及全球性、戰略性和平衡性更加突出的新氣象。
在此基礎上,中國外交依據亞洲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力量競相角逐和決定世界格局未來走向的戰略場這個新事態,進一步聚焦周邊,再度從周邊發力。經過中央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的謀劃、部署和推動,周邊在中國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極為重要的戰略定位更加明確;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理念的周邊外交方針更加堅定;與周邊建設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更加清晰。
由此,中國周邊外交將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全方位、多機制、多牽引整體推進。從領域上看,完整性和系統性更加突出,經貿、金融、產業合作將進一步同安全合作、人文社會交流共同推進;從機制上看,多種機制各有優勢、開放兼容、相得益彰,已有的中俄印對話機制、上海合作組織、中國與東盟(10+1)機制、東亞峰會、亞信會議、亞太經合組織(APEC),以及提議創建的上海合作組織地區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都將成為重要平臺;從牽引上看,動力更加強勁,貫穿歐亞腹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跨越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連接東亞與南亞的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以及包含其中的覆蓋整個地區的基礎設施和信息智力的互聯互通建設,諸如中國-中亞油氣管道的C線和D線建設,中吉烏鐵路、中巴公路、中國-東盟高鐵“黃金走廊”建設等,這些構想的實施都將為整個地區范圍內的全面交融和深度整合發揮重要引擎作用。在這些思想和舉措的實踐作用下,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互動將朝著更加多維立體、深層頻密的方向發展。區域內外各種力量將隨之不同程度地調整政策和重組關系,進而推動地區政治生態和國際格局孕育新形態。
由此,一個更加充滿活力、更加穩固的周邊將為中國國際戰略的展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依托。這不僅將為中國與美國在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形成良性互動和推進合作提供有利條件,為中國與區域內的俄羅斯、印度、東盟等戰略力量之間進行多層次和多維度的合作拓展空間,為中國與區域外的巴西、英、法、德等國的互動提供更多動力;同時將使合作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主旋律,使不斷深入發展的合作為解決分歧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進而壓縮和抑制干擾合作的雜音和噪音;還將為中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擴大合作提供更多機遇。此外,隨著2014年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在上海和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的多邊外交將進入一個新的活躍期。所有這些因素都將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展開營造比較有利的外部環境。
在此環境下,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將為世界的發展釋放更多機遇。特別是未來五年中國將成為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的大市場、對外投資5000億美元的投資來源地、40億人次的出境游客來源地,這些都將給世界的發展注入更多因素。加上在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的“中國主張”和“中國方案”影響進一步擴大,中國對國際環境的塑造將由此邁向新高度。(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