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發展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我國第一輪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紅利正趨于消失,第二輪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經濟全球化紅利正在形成。在機遇之窗轉換之際,認真分析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和特點、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對我國進一步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從戰略和戰術上抓住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值得深入探討。
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
與第一輪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相比較,我國新一輪的全球化機遇,最起碼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征:
第一,從利用別人的市場轉向利用自己的市場。過去我國在低收入條件下,因國內市場發育不足,成長過程較多利用了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規模成為世界第二之后,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社會保障水平的提升和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已經轉化為百家必爭的市場。為此,需要我們把發展戰略的重心轉向利用和開拓自己的市場,以自己的內需拓展自身增長潛力,而非繼續依賴那些處于調整底部的其他國家的市場。
第二,從低級要素利用轉向高級要素吸取。過去,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得到充分開發和使用的是與世界工廠需求相適應的一般要素。與這種依托低成本要素參與全球低端分工所獲得的全球化紅利不同,新一輪經濟全球化要提升我國在全球產品內分工的地位、向價值鏈上游攀升,要求我國依托龐大的內需市場吸收全球高級生產要素,尤其是技術和人才要素,以此推動我國經濟從學習模仿全面走向創新驅動的發展軌道,獲取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紅利。
第三,從被動適應全球化競爭轉向主動創造全球化戰略機遇。我國參與的第一輪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主動發動的,其為利用我國的加工制造平臺,采取國際外包形式把我國納入全球產品內分工體系,我國企業在這條由跨國企業控制的全球價值鏈中處于“被俘獲”的地位。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我國要利用自己潛在和現實的市場規模,促進全球要素的重新集聚和重新配置。因此,它是我國為適應全球經濟形勢和競爭格局的變化所作出的主動戰略調整,也是我國給自己、給世界主動創造的一種戰略機遇。
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對我國的影響
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不僅有利于我國獲取人才紅利和創新紅利,而且將產生深度開放促進全面改革的制度創新紅利,從而全面提升我國經濟社會改革和發展的高度。
其一,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有利于我國把逐步消失的人口紅利逐步轉化為人才紅利。第一輪經濟全球化發揮的是我國人力資源的高性價比優勢。世界工廠地位的建立,使我國低端勞動力要素獲得了充分使用,但也讓出了高端要素市場。轉向以我國的市場容量吸收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的全球化戰略之后,由于擯棄了簡單的國際代工和加工貿易,更多地進行自主品牌創建,這將使人才而不是低工資的勞動力成為開拓本國和全球市場的第一資源和第一要素。
其二,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有利于我國把逐步消失的學習模仿驅動成長的紅利,逐步轉換為創新驅動的發展紅利。第一輪經濟全球化采取的是學習模仿驅動的成長模式,其特征是引進國外技術、吸收外國資本和產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這一發展模式正受到許多因素的挑戰。一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西方國家紛紛采用技術封鎖、知識產權等手段遏制我們的模仿學習;二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國總體上出現了以生產要素價格不斷攀升的要素再評估進程,傳統的生產成本優勢相對減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優勢正逐步喪失,迫切需要通過生產率的提升、勞動者的技能提高和技術進步,即通過啟動創新驅動戰略消化吸收掉要素成本的上升影響。眾所周知,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不可能在封閉式的環境中進行,開放式創新、協同創新是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趨勢。我們應積極利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促進我國向創新驅動型國家轉型。
其三,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有利于我國把逐步消失的增量改革紅利逐步轉換為通過存量改革獲取改革紅利。過去政府選擇的出口導向型全球化發展模式,與通過增量改革獲取改革紅利的思路具有一致性。在實踐中,選擇“通過出口促進發展”其實就是在利益上做“加法”。而現在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到了不選擇對既有制度進行改革、不選擇對存量利益進行調整,就無法穩定更無法發展的階段。因此,推動經濟超越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利用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政府必須進行進一步的結構性改革。結構性改革是擴大內需的基本前提,它決定了我國現實市場的規模和潛力,決定了我國吸收全球高級生產要素戰略的具體實現。同時,結構性改革也是進一步開放的前提,是深度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進力量。
支撐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的關鍵要素
根據國際經驗,決定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的關鍵要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
一是全球性城市。城市是跨國企業開拓全球化的載體和重要節點。只有全球性城市才能具備足夠的內需規模去虹吸全球創新要素。全球性城市不僅是指城市的規模,而且是指城市的高度開放性、高度發達的承載和容納能力,及其彰顯的個性和特色。我國如能把一些條件較好的特大城市建設成為像紐約那樣具有較強綜合功能和輻射力的全球性城市,或像香港那樣擁有突出的金融、交通、會展功能,或像日內瓦那樣以優美的環境和一流的服務吸引國際組織和機構,那么我們就真正具備了依托全球性城市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的載體和基礎。
二是全球性產業。我國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不能在封閉條件下追求產業門類的完整性,也不能以形成“全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為戰略目標,而應該通過在產品內分工中形成競爭優勢。在全球產品內分工格局下,產業升級的形式不再表現為產業的整體升級和完整的產品價值鏈升級,而是對某一具體環節、生產流程和工序等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因此,我國政府和企業推進產業升級的努力,就不能像過去那樣要求整體的價值鏈升級,而應對某一產品價值鏈的某一功能環節、生產階段、工藝流程、技術特征逐步推進,從某個零部件和中間產品做起,最終實現在某一價值鏈高端環節的升級。同樣,我國產業政策的目標,就是要追求在全球專業化基礎上的規模經濟和高度的差別化,即在細分的全球市場內培育“小巨人”和世界品牌。
三是全球化企業。為改變我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被俘獲者”地位,首先需要通過擴大內需和競爭,塑造我國企業在國內價值鏈中的“控制者”地位,或作為全球創新鏈中掌握技術高端的一員。根據國際經驗,我國企業需要在產業政策的支持下,通過效率競爭和不斷淘汰,首先在國內完成行業內的大規模收購兼并等重組活動,尤其是必須放手讓民營企業進行市場的“進入/退出”活動,從而逐步誕生民營性質的巨型跨國公司。這是形成我國跨國公司所必須走出的第一步。其次才是進入國際市場的競爭和收購兼并活動。只有經歷了這兩個過程,我國才可能真正擁有具有全球地位的跨國企業。
四是全球化人才。全球化人才是經濟全球化的第一和核心資源。如果說過去的經濟全球化在要素結構上,是以引進資本、機器設備、技術為焦點,那么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就要以人力資本創新為焦點;在工作抓手上,前者重點是對基礎設施、出口導向的開發區等進行建設,后者則要以建設各種軟性的創新平臺和創新環境為主;在政府政策上,前者主要是針對物質資本的引進實施各種優惠政策,后者則是針對人力資本創新進行物質、精神和文化的鼓勵和誘導。為此,要把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作為實施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戰略的主要手段。就當前來說,我們應該趁西方經濟長期陷入衰退的極佳機遇,吸納一大批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同時要把提升本土人才的全球化素質作為根本之策,逐步推進教育國際化。(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東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東部地區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研究”首席專家、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