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輪金融危機中,盡管一些緊急救助被認為已經過度,但是仍然有大量金融機構,包括一些全球百強金融機構破產、接受監護、被政府接管或者在“協助”下(常常是在政府主導下)合并、重組,數量超過危機前二十年的總和。
其中暴露出的問題是,如何對這些機構進行處置在當時并沒有預案,對這些機構需要處置的認識也明顯滯后,因而處置行動特別是有限的國際合作行動幾乎全部帶有應急和臨時性質。在危機應對的實踐中,這就相應地表現為行動遲緩;而且由于對象機構跨監管部門、跨國存在的復雜性,在國內各監管機構之間以及各國政府之間都明顯地缺乏協調,監管和處置責任不清、效率低下,以至推卸監管和處置責任與爭奪監管和處置權限兩種現象均有發生。其結果是市場信心以及對監管部門的信任迅速崩潰,形成惡性循環。這一切危機演進的邏輯和悖論在于:缺乏處置預案不僅僅使許多原本可以被拯救的資產價值被摧毀,更嚴重的是,缺乏處置預案反而最終把各國監管者推到被迫進行緊急處置的地步。
鑒于此,各國近年來開始重視探討預設處置方案的問題,以從源頭上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產生。
首先對監管對象而言,按博弈論的逆向推導和激勵設計原理,只有設定可信的回報和威脅(對監管和市場的預期),反過來才可能形成自我約束機制,從一開始就使得這些機構采取理性行為模式,大幅降低風險偏好和風險敞口,相應地反而可以大幅降低被迫進行緊急處置的概率,實現金融體系的穩定和經濟體系的良性均衡,避免重要金融機構預期得到救助卻最終被拋棄并引發連鎖效應的“雷曼兄弟之惑”現象發生。制度設計影響市場行為。高盛公司的研究表明,僅僅是適度處置措施的存在,就可能避免2008—2009年間任何一樁“大而不能倒”的問題發生。
其次對決策者而言,事先的制度、體制、機制設計和政策工具,包括可能的處置機構,及其不斷的重估、更新、測試等,可以在重要金融機構與監管機構之間,基礎服務、系統性功能與非系統性服務和功能之間形成“雙絕緣”,從而進一步降低決策者的脆弱性、提高決策靈活度,并為規模、復雜程度各異的金融機構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危機最終不可避免時,也可做到責任(包括應當承擔的成本和損失)清晰,迅速、有序、有效、低成本地并以更可預測的方式進行處置,切割、保全有價值資產和業務,同時確保系統性功能和基礎業務繼續正常運轉,以最大限度地節省公共資源、保護公共利益、避免重大溢出效應。
事前的處置方案意味著更明確的預期。這種預期在地域上包括國內和國際層面,職能上包括監管主體和司法管轄主體,后果上包括成本分擔和價值保全、分享,性質上包括對協調程度和協調成本高與低的確認等。沒有這樣的預期,“大而不能倒”,以及類似的“太復雜而無法處置”“太不透明而難以處置”“太大而無法救助”(冰島危機即為典型案例,它意味著實踐中可能出現小國的大銀行在大國中被有效監管、處置的現象)等道德風險和事后的處置困境,就將長期成為懸掛在各國決策者和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當然,預設處置方案仍然是處于探索過程中的課題,各國,更不用說國際層面上,也沒有建立起單一的處置機構和成熟的處置模式。在美國,誰擁有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進行最終處置的管轄權甚至存在很大爭議,作為獨立聯邦政府機構的FDIC也存在被進一步賦予更大權限的可能。但是,國際金融學界和業界至少在認識上已經廣泛接受了預設處置方案的理念。作為這一理念矛頭所向的機構摩根大通,其首席執行官也承認:“任何機構都應當被允許倒下……但是我們需要一種處置機制以使系統不被摧毀。以一種不損害系統的方式拆解一家銀行應當是切實可行的。這比大而不能倒要好。”
盡管對問題機構進行處置是最后的選擇,而且同樣可能曠日持久、成本不菲,但是,通過法律或制度上的確定性,讓市場主體相信可行方案的存在并且在設定的條件下必將實施,對于防范道德風險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實現狹義監管政策與應急處置政策的對接、整合,總體和廣義的監管政策才真正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