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人天地 > 學術新銳 > 正文

“課題至上”可能毀了文史哲研究

國內目前管理所有學術的基本制度,是由某一行政主管部門(通常由國家、省部委和其他相關機構指定部門組成),將預設的學術研究方向列為詳細課題,附帶相應的研究經費,向指定的研究機關人員發布(這些機關通常是高校及相關科研院所);發布有固定的時間(每年發布),申請有固定的程序(有相應軟件),結項有固定的時間(有相應模式)。這就是所謂的“課題”。

再說“課題至上”。它是指高校或者科研單位將前述“課題”本身列為學術評價中的剛性要求之一,即無論個人在學術上有多少成績,職稱評定或者相應鼓勵制度中,有無課題成為至關重要的必備條件,多數高校目前在評教授時,規定必須有國家課題,否則不能升等,此即“課題至上”。也就是說,拿國家的錢研究本身即成為成績,而不拿國家的錢作出了好成績也不算。

這種學術管理制度,我個人認為,對自然學科基本合理,對社會學科部分合理,而對文史哲研究則基本不合理。目前這種不分學科,以一個模式簡單運行的學術管理制度,其實對文史哲研究的傷害已日見明顯。因這種制度不鼓勵個人自發研究,而鼓勵向國家要錢研究。

我們應當相信,一個正常的社會需要人文學科存在。如果有人問讀文學、讀歷史、讀哲學有什么用?我們只能不作回答。中國目前的文史哲研究,因為基本上所有學術機關都奉行“課題至上”,所以學人都必須在這個圈套中游戲,保持清高,已極為不易。但我們又會發現,今天好的人文研究,多數不是“課題至上”結果下的產物,而是民間自發的學術研究。每到年底,我們看看各大書店受到讀者歡迎的學術著作,有幾種是“課題至上”的成績?

說實話,文史哲研究中,除了少量特殊的文獻搜集和整理工作外,多數學術研究不需要目前國家給出的那么多經費。這里我也要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從事人文學術研究的人,也要有基本的良知,不能因為是國家的錢,就以為越多越好,都是民脂民膏呀!該心疼還是要心疼!

文史哲研究有自身的學術特點,也有自身獨立的學術尊嚴,最終檢驗文史哲研究的是時間和人心,國家在這一點上要自信,學人更要自信。有獨立精神的高校,要敢于自覺破除“課題至上”,不將其列為剛性的學術評價指標;有尊嚴的學人,要自覺保持清醒,在舉世皆濁的環境中,有一點我獨醒的意識。

當國家學術制度走向沒落的時候,學人雖不能力挽狂瀾于既倒,但盡可能不同流合污,應當說不是過高的要求。

(作者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常妍(實習)]
標簽: 文史哲   學術制度   課題至上   研究經費  

相關新聞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