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重大問題研究 > 國際觀察 > 正文

為什么沒有“印度威脅論”

——兼論中國可能輸掉的中印文化競爭

摘要 世界各國對印度文化的詮釋,不乏浪漫也充滿偏見。西方看印度,或浪漫幻想,或不屑一顧;印度自身經歷了從近代反抗蔑視,到當代重拾自信的歷程;中國從“西天取經”開始,后經過長期的冷漠,如今終于認識到理解印度文化的重要意義。現代印度既面臨著啟蒙與反啟蒙、消費主義與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文化矛盾,又處于保衛文化傳統免受全球化危害的堅守之中。從全球文化困境看,一個有中印文化特色的新世界,應當是未來世界的出路和選擇。

關鍵詞 印度文化 全球化 中印文化

縱觀當今世界,中國和印度的先后崛起是最引人注目的。這兩個文明古國如今是生機蓬勃的新興經濟體,其總人口超過全人類的1∕3,其未來發展令世界無限暇想。但是,世界上正廣泛談論各種“中國威脅”,卻從未提及“印度威脅”,這不免讓國人十分不解,為什么中國崛起屢屢遭受質疑甚至敵視,而印度崛起卻顯得“人心所向”呢?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于,如果說在現階段,中印崛起主要表現在經濟方面,那么國際社會對于兩國經濟表現的解讀,對于兩國未來可否持續發展的預期,及其對于兩國之于世界未來的影響的評估,則主要是從文化方面尋找答案。有一種觀點認為,假設世界貿易僅限于文化產品,那么印度將是一個最大的貿易順差國;有一種評估認定,中國正在輸掉與印度的文化競爭,最終也會輸掉在經濟領域的競爭。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格局,將印度文化作為中國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從對比的角度闡述對于印度文化的理解。本文所說的文化,有時是狹義的宗教文化,有時則是廣義的政治社會文化。

  印度文化的詮釋——浪漫與偏見

西方看印度——浪漫幻想與不屑一顧。“西方”最早記錄的“東方”,大多是“中國智慧”和“印度哲學”。對印度的近距離觀察和大規模研究,始于以荷蘭、法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強權對印度次大陸的殖民時期。從那時直至當代,西方殖民者和西方學者對印度文化的看法大致可以分為兩派,或不屑一顧,或充滿浪漫幻想。

不屑一顧派以許多殖民者為代表,他們對印度的態度是蔑視。從19世紀開始,許多歐洲人就將印度文化視為一種停滯的、不屑一顧的文化。19世紀30年代主持印度教育改革的麥考利男爵認為:歐洲一個好圖書館里的一架書,頂得上印度和阿拉伯的所有本土文學。溫斯頓·丘吉爾甚至評價印度“是一個有著野蠻宗教的野蠻國家”。①不幸的是,持這種想法的殖民者不在少數。

以法國小說家安德烈·馬爾羅、阿瑟·叔本華等為代表,印度文化的浪漫派則認為:“印度……屬于我們靈魂所附的古老東方。”②叔本華認為:“基督教的《新約》應該來自印度,因為這個國家有著人類最溫雅和善的文明。”③

在西方政界、學界以及公眾心中,對印度文化的不屑一顧和充滿浪漫幻想的兩派之爭,一直延續到今天,且增加了一個“質疑派”。

最近二十年左右,在頻繁接觸印度的西方人中,對于印度文化的純精神的浪漫想法,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印度信息技術領域和離岸呼叫中心在全世界取得成功,寶萊塢電影在海外大受歡迎,印度社團在發達國家變得更加富有和顯赫,這一切使印度在世人面前樹立了全新的形象。與此同時,西方觀察家也發現了“濃郁的宗教文化與駭人的貧困景象并存”,“敬神與瀆神在印度似乎總是聯系在一起”,而“一些印度哲人將貧困歸因于人們在前世犯下的錯誤,靈魂轉世的信條似乎可以讓人們忽視現今的貧困悲苦,甚至成為一些人安于貧困的精神支柱”。④在這個背景下,以《不顧諸神》的作者愛德華·盧斯為代表的西方觀察家提出了質問:“對印度的這種純精神化的看法,是否因為印度有如此眾多的貧困人口而動搖過?”他們傾向于認為:單純從崛起的新形象來理解印度,會產生誤讀,而“單純從宗教的角度去觀察印度,會扭曲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理解,進而使我們從根本上誤讀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件”。⑤于是,他們踏上了重新認識印度文化之旅。

如今出現在西方新聞報道中的印度宗教,大多是印度國內宗教沖突、教派仇殺、宗教大師的丑聞等負面報道。許多人認為,印度宗教文化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嚴重制約該國的發展,印度因此也無法有效保持政治和社會的穩定。據歐洲學者的預測,直到2025年,印度社會的第一大挑戰仍是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居第二位的是人口、經濟增長和投資。⑥這即是說,印度如果試圖趕超歐洲和挑戰美國霸權,道路十分遙遠。

綜上,在今天的西方人眼里,印度正在崛起為世界舞臺上一支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力量,但印度社會仍然篤信宗教,崇尚精神性,在某些方面甚至充滿迷信色彩。因此,印度的崛起是奇怪的,或不同尋常的。印度崛起的與眾不同之處還在于,一些國家明確期望它崛起,并且在某種程度上推波助瀾,認為在國土面積以及思維模式上,只有印度能與中國旗鼓相當,可以牽制那個龐大且迅猛發展的鄰國。

印度看印度——從反抗蔑視到重拾自信。諾貝爾獎得主阿瑪蒂亞·森教授發現,關于印度古老的文化和燦爛的文明,西方的浪漫派已有太多的溢美之詞,而自己的印度同胞則大多傾向于認同西方浪漫派:“歐洲獵奇主義者的詮釋和贊揚,在印度獲得了確實堪稱眾多的心懷感激之情的聽眾。”⑦可以想象,出于對殖民者蔑視印度傳統文化的反抗,大多數印度人更能接受的自我形象,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超自然文明體。

時至今日,一種浪漫精神仍主導著印度人對自身的看法,認為印度超凡脫俗的觀點是根深蒂固的。你可以經常聽見印度人自豪地說:“只有印度才能理解物質主義的虛幻。”“印度有一種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精髓,它會告訴你在林林總總的生命背后,有種叫做‘統一體’的精神現實。”“今天的人類正面臨一場全球性危機,只有印度才能化解它。印度能夠解釋生命的輪回和萬物的融合,指引人類通往超意識的道路。”⑧

歐洲人的贊美的確有助于印度人生成一種文化自戀心態,甚至文化傲慢態度。對此,阿瑪蒂亞·森解釋說:“長期的殖民統治極大地摧毀了人們的自信心,故而對這樣的評價(即歐洲人對印度的浪漫詮釋或贊揚)尤為喜歡”。⑨印度知識分子反思并批評說,在過去一百多年中,由于印度沒有力量與英國的技術優勢競爭,印度的價值觀是“精神的”(歐洲的價值觀是“物質的”),這一觀點也“被一部分印度思想家采納了;并且成為對印度知識界的一種安慰”。⑩

一個民族的自信來源于對自身歷史的認識。在殖民時代的教科書里,過去的印度被描述為蠻荒之地,是英國帶來了光明。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在其著名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對英國征服印度的歷史進行重新闡釋,以充沛的感情與優美的筆調描述印度的歷史、文化、哲學、藝術,重新喚起了印度人的身份意識,恢復了印度的文化自覺、自信和尊嚴。作為一個受英語教育長大的精英分子,尼赫魯以自己對印度文化的理解,用底層民眾的語言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不僅得到了民眾的真心支持,而且使印度社會不再將傳統文化視為負累,而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前進力量的源泉,這是“五四運動”之后主張棄絕傳統文化的主流中國精英所不能比擬的。

可以預計,西方將持續對印度文化進行混亂不堪的解讀,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印度人的自我欣賞。同樣可以預計的是,印度絕對不會同意“文明沖突論”作者(塞繆爾·亨廷頓)對于“印度教文化”的評價,更不會認可他在未來的“文明沖突”格局中為印度宗教文化安排的“小角色”。11依據許多印度人的說法,印度是天生的“世界導師”。

中國看印度——從西天取經到從頭認識。從《戰國策》、《國語》等中國典籍中,國人可以找到印度文化影響中國的蛛絲馬跡,也可以看到中印文化交流已經進行了數千年。廣泛的交流促進了雙方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的發展,也促進了雙方科學技術的昌盛,兩種非凡的文化都得到了相互塑造和升華。季羨林先生總結道:“在全部世界史上,要舉一個文化交流雙方獲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屬。中印文化交流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典范。”12“西天取經”家喻戶曉,中國最早的“西學東漸”,是佛學向中國的擴散。但是,隨著“佛國之偉”在印度式微,中國對印度文化歷經了漫長的淡漠階段,對印度本土的文化變遷也越來越陌生。

從世界范圍看,自19世紀整個世界對印度文化的“冷淡”,也影響到中國。近一百多年來,由于傳統文化呈現衰落趨勢,中國一直處于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引進、學習歐美文化的過程中,或者說“基本上是在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是在建設中國新文化的過程中”。13而對于殖民時期印度的“亡國奴”形象,中國人以無限同情,取代了“西天取經”時代的敬仰之情。其結果是,中國對印度文化的態度也就一直處于“冷淡階段”。1962年邊界沖突以后更是如此。

時過境遷,中印兩國領導層定位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此基礎上,兩國展開了一系列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其中,文化領域合作的重要性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可以預計,第一,在未來中印關系全面發展進程中,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可望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第二,隨著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未來的中印兩國也會越來越多地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

如果兩國從經濟增長、出口貿易的聚焦轉向文化視角,我們就不難發現,印度的“信緣文化”與中國的“血緣文化”各具特點,且差異十分突出。筆者認為,中印宗教文化差異使我們從客觀上不容易達成較好的理解,而缺乏對印度的宗教文化理解,是影響中國認識印度和進行對印文化交流的一大障礙。中印之間要達至真正的相互理解,認識彼此的宗教文化至關重要。14

中國歷來以“佛國”泛指印度,從傳統上對佛教文化更為重視,即便今天印度佛教徒僅占其總人口的0.8%,國人仍不免以佛教文化想象印度文化。近年來,當中國推出長城、兵馬俑、姚明、大熊貓等作為“文化軟實力”時,我們發現印度陸續推出的文化名牌,則是圣雄甘地、《薄伽梵歌》、《愛經》、瑜伽等,幾乎全部屬于印度教文化范疇內的內容。雖然印度教不是法定的印度國教,但從總體上講,在印度社會占主流地位的自始至終都是印度教文化,印度的其他宗教文化,如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錫克教文化等都受到印度教文化的重大影響。印度教及其文化才是理解當今印度社會的關鍵,這一認識使人警醒:原來,我們需要從頭開始認識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的未來——矛盾與張揚

印度詩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曾說過:在西方人眼里,我們的文明是高深的玄學。如今,印度在西方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引發持續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因于印度在交流方面的國際化、政治規范的國際化,以及對傳統宗教文化的保護。在西方人眼里,從未被西方殖民的中國人,大多不會講英語,但也不再保有傳統社會結構,并且早已不記得葬禮、婚禮、生日等傳統文化,這更難讓西方世界理解和消化。如果我們將印度作為一面鏡子,觀察印度傳統文化在近現代的變遷,也許可以看清當今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的諸多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思考中印兩大文明應當對世界所作的貢獻。

印度的文化矛盾:挑戰宗教權威?當代印度面臨著許多“文化矛盾”,其中最突出的是“啟蒙與反啟蒙”矛盾。現代印度吸收了西方啟蒙運動和科學革命的終級成果,包括現代技術、以憲法條文所表述的自由世俗的法律構架,等等。自獨立以來,印度誕生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隊伍,他們所從事的科學研究處于世界前沿,其科研水平與世界最佳水平相比也毫不遜色。但是,正如印度學者所指出的:“印度的一切現代化設計,都是在一種獨特的印度式的反啟蒙方式下進行的。這里的‘反啟蒙’,與啟蒙運動將宗教納入科學的范圍之內恰恰相反,印度的反啟蒙往往是將科學推理納入建立在精神基礎上的宇宙哲學,或納入‘吠陀’的認識論之中。”15

現代印度從不挑戰超自然的宗教文化權威,也未挑戰源于印度教唯心主義思想的神秘世界觀。現代思想和創新,與傳統的印度教世界觀合為一體,完全喪失理智的、神秘玄妙的和偽科學趨向絲毫沒有減少。訪問印度的人很容易發現,印度社會不僅不知道如何為宗教權威設立界限,而且將越來越多的科學納入吠陀、吠檀多、瑜伽經等宗教學說之中。一些號稱受過科學教育的、操英語的印度人,將那些號稱“瑜伽大師”的騙人把戲視為“科學”。一些號稱“現代的科學家”,更是以現代物理學和進化生物學的語言和實驗結果,證明占星術、投胎再生和業報輪回等觀念是正確的。印度正是在反啟蒙、反現代思想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包容一切的道路。

當今印度還面臨著“消費主義與印度教極端主義”的文化矛盾。20世紀80年代后印度最令人關注的現象,一是全球化帶來的消費主義文化的興起,二是旨在建立印度教國家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勢力的崛起。前者是經濟全球化的副產品,后者則可以解釋為對全球化的一種回應。在國內,印度教民族主義政治家為爭奪政治權利,力主印度回到夢幻般的吠陀時代;在國際舞臺上,他們聲稱吠陀“天生的”具有科學取向,斷言印度教比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優越。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印度變得更加印度教化了。

印度文化的困境:堅守與分守。在近代反殖民反壓迫的斗爭中,中國是在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的同時“打倒孔家店”。而在印度,爭取政治獨立和經濟發展,始終與恢復印度作為一個精神民族的傳統面貌聯系在一起。圣雄甘地認為,印度古代文明在“未經損害”的情況下,對西方先進工業社會具有道德上的優越性,因此期望恢復以宗教為基礎的文明,避免走向類似西方現代文明的“魔鬼文明”。追隨甘地的民族主義者設計出“向后退”的道路,即努力“表現出古代的光榮道德”。在獨立后,印度知識分子沒有接受甘地對未來國家的設計,但卻接受了現代化的“文明”標準。其結果便是,現代性這個概念在印度被擴大了,在經濟發展的物質因素外,加上了精神因素。

印度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獲得民族獨立,而不必像中國一樣付出慘重的革命代價,使得其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各種傳統制度(包括種姓制度、大家族制度、社會習俗如嫁妝、童婚等)得以保持,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維護傳統,并真誠地引以為豪。但不少人已經發現,在印度社會的各個層次,迷信和危害生命的偽科學正大行其道,這與政府對印度未來的描繪(世界辦公室、知識社會)極不協調。如何將“堅守傳統”建立在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如何積極地介入人民的宗教理性,成為印度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多民族、多種宗教并存的現代國家,中國和印度都力求宗教和諧。不同之處在于,由于中國自己丟失了“禮樂文明”,既沒有一個代表社會主體性的宗教,也沒有一個表達中國社會主體的“分守”,所以各種宗教在中國的傳播都首先直接面對政府,而不是面對社會主體的文明規范和秩序意識。而在印度,印度教從來是一個不斷重生的傳統,舊的哲學經后人不斷地重新詮釋,過去和現在的發展成為塑造未來的力量,正是對傳統的保守,使得“固本”過程持續下去,并附加上新的觀念和實踐。

因此我們看見,在印度,即使是在殖民統治者允許甚至鼓勵基督教傳教士的情況下,都收效甚微——英國統治200多年后離開時,只有不到3%的印度人信仰基督教!印度社會主體的“分守”讓英國人歷經波折,并最終認識到將自己的宗教偏見強加于印度人,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印度今天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社會“分守”的宗教因素,如何保持開放、寬容和健康發展。20世紀80年代后,印度教派沖突一直呈上升趨勢,從統計數據看,規模越來越大,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波及面越來越廣,其中最突出的是1984年、1992年和2002年的三次大沖突。16宗教沖突的問題有效地掩蓋了政治社會問題的實質,并且將人們的注意力移向錯誤的關注方向,忽視了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問題,而高文盲率、婦女地位低下、貧困、童工等問題,使印度社會付出了難以承受的經濟代價,也必將使印度付出沉重的道德代價。

建設一個有中印文化特色的新世界

中印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并延續至今的文明,這是應當自豪的。與歐美相比,中印兩國在綜合國力對比上將長期處于相對弱勢,從“好萊塢大片”到“肯德基”、“麥當勞”和“可口可樂”充斥中印市場,斷難否定在“文化產品”項目上,中印兩國均處于“逆差”狀態,中印文化的優勢在短期內也很難得到充分地張揚。

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原本是連接人與人的情感紐帶的宗教,現今成為族群區隔的一個標志,甚至是塞繆爾·亨廷頓所謂“文明沖突”的一大根源。但是從總體上觀察和比較中印宗教文化,雖然“宗教”與非宗教的邊界在印度和中國比較模糊,但不可否定的是,“宗教”和信仰在這兩個文明中是豐富多彩的,兩個文明展現出的指導思想,總體而言是整體論、相對論和寬容論的。因此,在宗教文化的塑造方面,中國走出了一條“多元通和”17的道路,印度則走出了一條“多元寬容”的道路。18

當今世界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如果以目前這種政治局面來維系和平,那么未來的世界不僅可能會出現更大的軍事沖突,在經濟上也只能出現強者愈強、貧者愈貧的局面。這肯定不是人類追求的發展模式。在這種困境中,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以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試圖從中國的“和諧社會”和“世界大同”,印度的“整體主義”(holism)和“非暴力主義”中尋求答案。

中國和印度是擁有與“圣戰”思維完全不同的文明傳統,可能是破解由中世紀“圣戰”思維模式所布下的世界迷局的希望。在處理國際關系和人際關系方面,儒家提倡相互尊重,強不凌弱,建立一個以德服人的道德的國際秩序,打破國際關系中“落后就要挨打”的規律。印度文化歷來主張對人性欲望進行適度地克制,仁慈友愛,遠遠脫離惡的人性。印度文化與充滿了野心、欲望、貪婪和嗜殺好斗性的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以力量(甚至暴力)為標志的“叢林法則”在近代使中印兩國深受殖民∕半殖民之苦,但我們都深信,那種充滿競爭性、企圖以力量主宰天下的文明早晚是要被人類拋棄的。今天的世界不能避免競爭,但我們需要選擇一條崇尚競爭又符合人性的中間道路,一種中庸的、不走極端的文化。中印文化正是這樣一種中間類型的文化。

在決定人類未來的發展模式上,中印文化也應當有獨到的貢獻。圣雄甘地說過,地球有能力養育我們,但養活不了我們的貪婪!儒家文化的“己欲立而立人”就是當今世界的雙贏精神和共同發展的精神。中國和印度希望的是世界共同走向富裕,而不是成為世界霸權國家。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和印度都必須拋棄“以化石燃料為基礎、小汽車為中心、一次性產品泛濫”的西方經濟發展模式,19探索一個從低產值走向高產值,從農業、制造業走向創新科技的新模式,讓中印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環境”的文化在其中扮演積極的、引導性的力量。

印度著名歷史學家拉姆錢德拉·古哈(Ramchandra Guha)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印度人的主觀愿望是,印度根本不應該企圖成為一個超級大國。20印度博大精深的哲學和宗教文化,培養了從容、大度、樂觀和自信的精神氣質,為世界提供了多元寬容的榜樣。中國“以生活為導向的文化”(life-oriented Culture)具有關愛生命、關心現實、關注人間的特點,可以對日益“世俗化”、“入世化”的世界提供不少借鑒,甚至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一個有中印文化特色的新世界,應當也必然是未來世界的選擇。

 注釋

①[印度]拉瑪昌德拉·古哈:“丘吉爾的印度演講”,《印度教徒報·星期日增刊》,2005年6月5日。

②[法]安德烈·馬爾羅:《憂郁的熱帶》,潘卡季·米什拉編:《心中的印度》,紐約:古典書局,2005年,第172頁。

③⑦⑨[印度]阿瑪蒂亞·森:《慣于爭鳴的印度人:印度人的歷史、文化和身份論集》,劉建譯,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第117、120、120頁。

④⑤[英]愛德華·盧斯:《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崛起與發現》,張淑芳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第15頁。

⑥Nicola Gnesotto and Giovanni,The World in 2025: Rising Asia and socio-ecological transition. http://ec.europa.eu/research/social-sciences/pdf/the-world-in-2025-report_en.pdf.

⑧這幾段均引自[英]愛德華·盧斯:《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崛起與發現》,張淑芳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⑩[印度]羅米拉·塔帕爾:《印度古代文明》,林太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頁。

11邱永輝:《印度宗教多元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17頁。

12季羨林:“文化交流能推動中印社會前進”,張敏秋主編:《跨越喜馬拉雅障礙:中國尋求了解印度》,重慶出版社,2006年,第1頁。

13湯一介:“新軸心時代的中國文化定位”,《文津演講錄之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第7頁。

14邱永輝:“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交流”,《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4 期。

15Meera Nanda, How Modern Are W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Indian Modernit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Feb.11, 2006.

161984年印度前總理英·甘地被錫克族衛兵剌殺后,在旁遮普和德里地區發生了印度教徒與錫克教徒的沖突,有2000至3000名錫克男子被殺;1992年北方邦阿約迪亞的巴布里清真寺被印度教極端分子搗毀后,在北部各邦和孟買發生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沖突,也造成2000多人死亡,政府隨之倒臺。2002年古吉拉特教派沖突造成了約2000名穆斯林被屠殺,15萬穆斯林無家可歸,2萬多間工廠、商店、民居和大批伊斯蘭文化建筑被毀。

17牟鐘鑒:“中國宗教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中國宗教與社會高峰論壇論文集》(上),第260頁。

18邱永輝:《印度教概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第40頁。

19[美]萊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延續文明》,林自新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第2頁。

20Ramchandra Guha, Will India Become A Superpower? Outlook, Jun 30, 2008.

Why There Is No "India Threat"

--Also on the Sino-Indian Cultural Competition That China Might Lose

Qiu Yonghui

Abstract: The world's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dia culture is mixed with romance and prejudice. The Western countries see India either as a romantic fantasy or with contemptuous disregard. India has undergone a history of fighting against contempt in modern times and regaining confid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Since Xuan Zang visited India and returned with Buddhist sutras in the Tang Dynasty, followed by a long period of indifference to India, China has now finally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Indian culture. Modern India is faced with the cultural conflicts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anti-enlightenment and between consumerism and Hindu nationalism. It has also long held its position to protect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hazards of globalization. In view of the global cultural dilemma, a new worl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o-Indian cultures should be the solution and choice for the world going forward.

Keywords: Indian culture, globalization, Sino-Indian cultures

 【作者簡介】

邱永輝,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當代宗教研究室主任,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

研究方向:印度宗教文化、中國當代宗教。

主要著作:《現代印度的種姓制度》、《南亞國家的經濟改革與民主化浪潮》、《印度世俗化研究》、《印度宗教多元文化》、《印度教概論》等。主編《中國宗教報告》(宗教藍皮書)。

標簽: 威脅論   印度  

    1. <menu id="zcyhi"></menu>